市政债即将首发做好环节监控才是正道
2011-08-24 10:52:14 来源:亚太博宇
中国推进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试点,首批试点将在上海、广东开启,两地政府将以直辖市、省政府名义自行发债,规模以财政部核定的额度为准。年初,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核定,上海市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71亿元,广东省的规模为69亿元(不含深圳)。据了解,2009年-2011年,全国人大每年批准的地方政府债规模均为2000亿元。目前,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采取合并名称、合并发行、合并托管的方式。在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两年后,2011年初,财政部开始研究考虑"让地方自行发债",即在部分东部发达省份,尝试介于中央代理发行和完全自主发行的过渡形式,由中央规定发债规模甚至利率区间,让部分地方政府自行在市场发债。通过这种尝试,让地方政府熟悉发行程序,未来条件成熟时,再过渡到地方自主发债。目前,对于地方政府债制度的模式,国务院各部门仍存争议。比如,对于发债主体,财政部倾向于由省级政府发,国家发改委倾向由市县级政府发行;对于债券发行和管理的主导部门,财政部强调以财政主导模式的政府债,国家发改委认为,除了市县级政府发行的市政债,还可以允许承担政府项目的公司发债,也就是将目前政府融资平台发的企业债,完善制度后转变为准市政债,引入政府信用,降低发债成本。看得出来,市政债可能近期将会出台,事实上,此举已经是在负债情况下,无奈继续借债。近年来,城市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耗尽了地方政府财政并举高债,因此,与其在此争论再多,还不入在操作环节上能做到做好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