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选择决定欧美货币决战未来走向
2011-09-05 12:12:16 来源:亚太博宇
近日,国际黄金市场已经成为一匹超级烈马。分析认为,1800-2200美元为金价"中期高风险"区间,强烈预警国际金价"中期陷阱",但金价如此暴跌狂涨仍令人触目惊心。8月25日,法国总统萨科齐突访问北京或许提供了探寻答案的一丝线索。萨科齐此次访问纯属临时动议,在北京仅仅停留了4小时,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总长2个半小时的会谈和工作晚餐。非常巧合的是。在萨科齐新闻发布会刚刚结束,约18:20分左右,国际金价暴跌至1703美元后开始强劲反弹。在随后的36个小时内上涨了126美元。从事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萨科齐一是再次强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称人民币必须成为可兑换货币,并纳入到世界货币体系中。二是邀请中国参与利比亚重建。这显然不是萨科齐万里迢迢紧急飞到中国的目的。分析认为,相当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金价大跌。这一判断源于欧元与美元的基本竞争战略。1999年,欧元诞生挑战美元,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欧元+黄金"的战略,因为欧洲各国央行黄金比美国多3000多吨,且欧洲采取了抑制虚拟金融泡沫,抑制房地产泡沫的保守主义策略;美元则一贯实施的是"美元+石油"的策略,放任垃圾证券和金融衍生品膨胀,不断刺激房地产泡沫膨胀。简言之,美元策略是转嫁危机,以攻为守;欧元策略是龟缩保守,防守反击。欧元与美元竞争激化,分流美元流动性,直接引发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由于此轮危机是2001年以来的金融衍生品泡沫,1971年以来的美元纸币泡沫,300年来西方工业消费文明泡沫的同时破灭,在此后的全球经济、金融、货币的塌缩周期中,欧元和美元注定了将决一死战。欧元绝地反击的真正杀手锏是--推动金价上涨,乃至最后与黄金挂钩。简言之,欧洲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真正出路是推高金价,进而推动金本位回归。目前,欧美货币大战进入高潮,无论是连欧抗美还是坐山观虎斗,中国都将成为决定其最后结果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