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跨越式发展还是大跃进

2011-11-04 09:58:57    来源:亚太博宇

跨越式发展的理念由上至下,波及各行各业。不仅仅是计划生育,连殡葬业、养猪业也志向远大,提出要"跨越式发展"。假如没有7·23动车甬温线特大事故,中国铁路毫无疑问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张名片……

当代中国最响亮时髦口号

回首十年,"跨越式发展"从一个闻所未闻的新词组,到占据中国各级政府文件、大大小小媒体的显著位置,仿佛只是一夜之间的事。大到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战略、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小到一个山村、一家民营企业,"跨越式发展"都成了主事者的战略目标。如果以"跨越式发展"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结果超过2700万个。这一概念进入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则是2001年。在当年3月的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部分,第一次提出:"国际环境既对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说概念提出之初,还被严格地限定在国家层面和经济技术、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战略层面,那么,随着"跨越式发展"进入政府文件并随之渗入国家政治生活,"跨越式发展"逐渐成为最响亮、最时髦的口号之一,领导讲话经常口不离发展,言必称"跨越"。依据文献,"十五"期间,至少有15个省、区、市提出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多数是中西部省份。一旦"跨越式发展"进入如此高层面的决策,所产生的社会动员力量也往往大得惊人。在政府指挥棒的推动下,"跨越式发展"不仅用于政治和高铁行业,军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房地产、水利电力、科技、医疗、汽车、传媒,甚至交响乐团等行业领域,也都争先恐后进入"跨越式"发展。

十年发展与本意渐行渐远

十年前"跨越式发展"初提出时,中国正面临扩大开放、迎头赶上的特殊机遇。而现在,"跨越式发展"则被论证成"科学发展观"思想下的发展方式,被认为暗合"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主义内在要求以及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可以理解的是,在长期落后的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天然的正义,会使"跨越"拒绝所有质疑与批评。即使对"跨越"有疑问,要批评由此带来的浮夸、喧闹、政绩工程等等,论者也会因为政治上的"不正确"而闹个灰头土脸。对于"为官一任"的官员们来说,这些心态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点--调集全部行政资源,在短时间内取得有别于乃至超过前任的政绩。

现实生活中,尽管无数的地区、行业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但是最终能够对其成果清晰地加以衡量的,却少之又少。那些最终被确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要么是GDP、大项目的数字垒砌,要么是抽象笼统的概括,究其根本,又都脱离了胡鞍钢等人提出"跨越式发展"的本意。从这个意义上说,高铁的建设就有了典型意义。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提出、执行到最终的成果,高铁建设展示了清晰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在刘志军的强力推动下,中国铁路系统用5年时间走完了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集世界最先进的四种技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品牌,拿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谋划出口美国、欧洲、巴西。然而,一次匪夷所思的追尾就彻底杀死了奇迹。我们的步子实在太大了,需要等等我们的灵魂。

风电光伏跨越式发展之殇

如此跨越式发展所导致是行业的满目疮痍,特别在是因做为战略新兴产业而备受追捧的新能源。当前正是世界第四次能源革命,我国有能力有信心来引领这次革命的潮流,目前在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赶超了美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目前风电和光伏这两大产业之殇无疑和高铁一样,在最关键的时候掉了链子。

2005年,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风电行业,每年风电装机翻番增长,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4230万千瓦,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6年过去了,中国的风电行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率为90%,装机规模全球第一。在全球风电设备企业的排名中,我国有3个企业位于前10名,华锐风电位于全球第二位,其市场份额达到了11.1%;金风科技排名第四;东方电气排名第七位。然而,产生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风电制造行业产能过剩。据统计,目前我国风机制造行业排名前4的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气、联合动力合计产能已经达到了1000万千瓦,而我国风机制造业的总体实际产能更是超过了2500万千瓦。由此来看,产能过剩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企业重组在即。

同样的悲剧发生在光伏产业上,它曾经被看做高科技和新能源产业而为人们所看好。但是由于光伏行业在几年之内大规模上马,导致产能很快过剩。两年即超过德日居世界第一,2008年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目前中国包揽全球前两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和前三大光伏硅片生产商。然而经济危机剥去了它灿烂的面纱,这个由国际投机资本托起、笼罩着高科技和环保光环的产业露出被一再催生而岌岌可危的脆弱根基--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市场,核心技术缺乏,来自政府的扶植路线不清晰。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量预计为22G瓦,但是今年全球产量超过30G瓦,其中中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70%。过度投资带来的过剩产能让中国的光伏企业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都频临倒闭。雪上加霜的是,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上月19号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政府配置资源应更加合理

跨越式发展需要环境,这环境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要跨越式发展,必须得有生产关系、政治上的改革。英国、美国及日本,都是在完成了一定的社会变革后才实现跨越的。在美国,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是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首先得到发展的是教育、科学环境。中国的发展阶段,恰恰处在社会转型的青春期,而执政者为了快速跳过青春期,正在给国家服用兴奋剂。兴奋剂解决不了青春期问题,反而有可能造成异变。
我们现在特别需要头脑冷静,正本清源,弄清楚跨越必须是知识驱动下的跨越,必须是长期内的跨越,局部的跨越。要谨防出现大跃进式的'跨越热'。各个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区情,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不能都搞跨越。可以发现无论是高铁还是风电光伏,其背后都有政府推手的存在,好了时候政府调集所有资源支持,而一旦风向不对就放在那不管了。过去的资源浪费了不说,对整个社会生态都带来了伤害,最后还是老百姓来买单。因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一定要力图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合理分配资源。国家要发展,但执政为民,别再让老百姓为政府的决策失误买单。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