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移为时尚早不如借机勤练内功

2011-11-11 13:59:13    来源:亚太博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在北京发布《2011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报告认为,虽然有些地区已没有加工制造业的扩张空间,但是国内其他地区极为欢迎这些产业。现在谈论制造业向其他国家大规模转移为期过早。同时目前中国工业没有"夕阳产业",从最传统的工业部门到先进制造业的各个部门,所有的工业部门在中国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工人工资长期被压在比较低的水平上,现在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民工荒等,造成了工人工资的提高。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并不能说中国就要告别"世界工厂"了,这要看人工费用究竟占多大份额。在调查中发现,东莞的纯代工制鞋企业,人工成本占到80%左右,同样是在东莞,高端制鞋企业的人工成本却只占18%,而中国制造业中低人工成本企业占比在60%以上。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离告别"世界工厂"还十分遥远。当然,中国各制造业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和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往往会引发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形成新的发展平台,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象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低端产品制造开始向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国家转移一样;巴西、欧盟等具有中高端制造水平的国家由于劳动成本更高,也在将中高端产能进一步向外转移。可喜的是,中国企业将凭综合优势,在中高端产品制造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这也是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又一有利条件。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