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复杂形势,中央经济会议延后

2011-12-09 12:47:59    来源:兰瑞环球


按惯例,中国每年12月初前后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下一年宏观经济政策和目标,因此这一会议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定调会"。而今年的会议,至今未召开,引发外界关注和猜测。有媒体指,这是十六大以来召开最迟的一次。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是导致该会迟迟未召开的主要因素。

分析认为,世界经济又趋低迷,欧债危机或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中国外贸形势严峻的同时,国内经济增速趋缓,而物价上涨形势仍然严峻,是导致今年"定调会"迟开的主要原因。

迟迟仍未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2012年经济政策将怎样定调,决策层更倾向于趋紧还是放松呢?楼市调控是否又将有新的变化?
分析认为,今年与往年情况有很大不同。以往中央都是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才确定来年宏观政策基调,而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和方向,早在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回落到9.1%后就基本确定。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高层多次表态,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以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实际上,政策走向近期已然明确,11月30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政府有意释放的政策放松信号。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也指出,明年宏观政策基调总提法不变,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强调增强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而按照中国政策实施的经验看,这种表述实际表明,政策会"有方向相反的调整",而且这个变化已经发生。

   所以说,分析指,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其"定调会"都未举行,明年宏观政策的基调和方向已经确定。这与2008年有所类似,2008年11月初,政府为刺激经济宣布"4万亿"刺激计划,而当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际政策预期影响不大,会议的重点是完善政策和具体部署。

分析认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仍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不过有别于今年以控通胀为首要任务,明年稳增长目标的重要性将尤为突出。如今,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愈发黯淡,中国经济下滑趋势也日益明显,如果下滑过快,势必将影响就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都造成危害;尤其是明年,中国将面临政府换届选举的政治敏感周期,无论政治还是经济上都需要保持稳定的政策,因此至少明年上半年内保增长优先于其它政策目标。

不过,从总体看,中央对控通胀也不会掉以轻心。来自政府智囊的另一种声音也很清晰,他们仍然担心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并不会很快消除或减弱,物价指数保持在4%左右仍高于警戒线,而民众对物价的忍受程度又较低。另外,全球"放水",世界经济进入流动性整体宽松时期,会令中国通胀压力反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