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缓解有利政策调整
2011-12-12 12:15:34 来源: 兰瑞环球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下滑至4.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2.7%,两项数据均创近期新低,显示受世人关注的通胀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通胀压力缓解,是宏观调控最大成果,对于明年中国经济来说至关重要。明年外围经济环境严峻,由于通胀压力缓解,有利中国避免进一步实施紧缩政策,有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消费升级。
今年中国通胀出现结构性上涨的明显特征,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推高了整个通胀,占总水平近70%,加上楼价飙升,食品和楼价的上涨推高了中国通胀总水平的90%。为了抑制通胀,中央采取一系列加息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组合拳",从今年8月份就开始明显见到效果,通胀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至11月通胀已连续4个月下降。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均影响中国的出口,不利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但是,通胀压力的缓解,为中国政策调整带来良好空间,起码可以避免在通胀凌厉下,政策毫无转圜余地,特别是避免了进一步实施紧缩政策,导致实体经济受到重创,数目庞大的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甚至倒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将为明年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调控通胀任务略缓的情况下,保增长的压力陡增,这成为影响明年经济"定调"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国明年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保增长是中国经济明年需要面对的大课题。为同时实现"保增长"和"稳物价"的目标,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大前提下,会实现货币政策的稳中趋松。同时,压抑通胀不能松懈,将合理利用价格调控手段,管理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