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回归理性,2012恐再挤泡沫
2012-01-17 12:38:12 来源:兰瑞环球
一年一度的秋季拍卖盛典不久前落下帷幕。与往年秋收颇丰相比,2011年呈现的却是春拍火爆、秋拍萧瑟景象。无论是香港苏富比、佳士得,还是中国嘉德、北京保利,都没能续写春拍的辉煌。监测结果显示,最能反映拍卖趋势的总成交额与成交率呈现双下降态势。据观察,刚过去的秋拍,名家名品首次出现大量流拍的现象,其中齐白石的《柏屋图》、《清风君子》;张大千的《东丹王人马图》、《胜革呈红》;徐悲鸿的《双骏》;傅抱石的《松菊思余》等作品,均被业界寄予厚望,估价均在千万元以上,却相继流拍。这与之前大师书画炙手可热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业界由此得出结论,2011年秋拍带给中国艺术市场一种可喜的征兆--理性回归。亦有专家认为,经济增长放缓,市场资金偏紧,2011年秋拍,中国艺术品市场表现出收缩的态势,很多收藏家和投资者或观望,或离场,出手相当谨慎。另外,信任危机也影响了艺术品市场。此前,有媒体爆出,北京九歌国际拍卖公司以7,280万元的价格拍出了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实际是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学生的习作。这宗拍卖丑闻严重影响专业拍卖机构的信誉,动摇了藏家的信心。另有分析认为,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便是"去泡沫化"。随着各类艺术品投资基金等纷纷入市,艺术品市场正从收藏型迅速转向投资型甚至是投机型,艺术品沦为低买高卖的工具,许多拍品短期内多次易手、交易价格迭创新高。在资金推动下,部分艺术品的市场成交价格已开始严重背离其实际价值,2012年"去泡沫化"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