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法历经七个月艰难生效,澳矿业投资热潮或降温
2012-07-03 11:05:16 来源: 兰瑞环球
随着新财年开始,澳大利亚7月1日正式实施具有巨大争议的碳税法。作为发达国家中人均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澳大利亚政府称,实施碳税法是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的义务。自此,澳大利亚将成为继欧盟、新西兰之后,第三个在全国范围内引入碳交易机制的发达国家。七个月前的2011年11月,澳大利亚碳税法由议会通过,对约500个碳排放最严重的企业强制性征收碳排放税,每吨23澳元(约24美元)。这一价格为世界上类似法案的最高法定价格,欧盟国家对碳税的定价一般为每吨8.7-12.6美元。澳官方测算,实行"碳税"后,预计平均每周家庭生活成本将增加9.9澳元,其中电费增加3.3澳元,燃气费增加1.5澳元。为抵消"碳税"对普通人的影响,政府将把"碳税"收入用于分类补贴,预计每周家庭平均将获得10.1澳元补贴。就"碳税"政策,工党政府一再表示,"碳税"直接课税对象为年碳排放量超过2.5万吨的大企业,对居民生活无显著影响。尽管如此,"碳税"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潜在影响,对相关产业和投资可能发挥的正负作用仍有待观察。虽然政府称碳税法对普通民众并无影响,但依旧无法掩饰"碳税"可能存在的先天缺陷。澳大利亚矿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澳热能煤每吨新增产能的成本5年内上涨了3倍,以致相关项目的可行性成疑。较之西非,在澳大利亚开采铁矿的成本高出75%。一些分析人士担忧,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若今后数年"碳税"带来的利空因素导致澳矿业投资出现降温趋势,届时倘若再出现外部经济疲软和市场利空因素交织的局面,则难免对严重依赖矿业的澳大利亚经济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