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7.4%胜预期
2014-04-17 09:41:59 来源:兰瑞环球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称,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这是自2012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同比增速,亦略低于政府设定的"7.5%左右"的目标,但高于此前市场7.3%的预期。经济学家分析,工业和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降温,是导致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但消费企稳、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就业状况依然良好,预计随着前期稳增长举措逐步显效,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强调,经济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没有越出上下限,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数据显示,工业和投资增速逊于预期。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7.6%,增速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这是近十年来的低位。投资下滑受累于房地产领域的降温。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8%,增速比1-2月份大幅回落2.5个百分点。
在工业产出方面,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但是3月出现了小幅反弹,当月的同比增速较1-2月8.6%的增速要高0.2个百分点。早前公布的衡量制造业景气指数的指针PPI也较疲弱,3月该数值已连续同比下降25个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三原因导致一季度经济放缓。首先,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今年以来,美国遭遇"严冬",新兴经济体受金融等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比较大,中国出口受到影响。其次,中国正处在"三期"迭加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此外,盛来运强调,经济放缓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各级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也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工业、投资疲弱的情况下,消费和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指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同期,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此外,"克强经济学"指数之一、工业产出先行指标--发电量,3月发电量同比增长6.2%,用电量同比增长7.2%,均较前2月回升。此外,钢铁、水泥、原油和有色等产品的产出也在3月出现改善。
盛来运表示,虽然一季度经济增速稳中略缓,但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并且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仍在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