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采购规模意味着什么

2010-08-26 15:25:04    来源:经济日报

    从财政部2002年政府采购情况反映和2003年政府采购工作计划中提出,政府采购的市场将由去年的1000亿元增长到今年的1500亿元,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个增长目标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

    政府采购问题专家、清华大学于安教授指出,对于今年的政府采购市场,尤其要注意,适用的规则从以前以财政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家的《招标投标法》,变成以刚施行的《政府采购法》为主,规则的变化对政府采购的影响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是一个基础年,是各方对这个市场进行摸索和熟悉的一年。因而,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意味着将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1000亿元:艰难的突破

    “2002年,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采购规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9.6亿元”,这是近日财政部在去年政府采购市场情况反映中披露的数字。

    2002年,全国采购比上年增长55%,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增加,其中,占GDP9.9‰,比上年增加了近3个千分点;占财政支出的4.6%,比上年增加1个多百分点。同时,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规模稳定增长,实现采购金额211.6亿元,比去年增长43.4%。集中采购已成为主要组织形式,占采购金额的73%,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

    这份报告在分析了采购的基本情况后,也指出了采购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公开招标采购比例偏低,只占采购金额的48%,比2001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政府采购项目结构单一,据统计,货物类所占比重较大,为62.02%,工程作为政府采购和财政支出的大项,所占比重30.32%,仍然偏低;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需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基础工作仍需加强以及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这些都是实现1500亿元采购规模及政府采购市场规范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业内专家指出,政府采购是一项新生的事业,存在着机构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力量薄弱的现象,同时,市场参与者的透明意识不强,规避公开招标的现象时有发生以及货物、服务招标采购的数额标准缺乏等,都制约着采购市场的发展。

    1500亿元:规则是保障

    对于今年的市场,专业研究机构————新华信的满鹃认为,根据对这些年政府采购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政府采购市场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以每年绝对值几百亿的规模增长,今年的规模会1500亿元左右。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政府采购市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是一个国家强行规制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需要克服自由市场中自发性资源配置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同时还要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和充分性。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在政府采购市场,规则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何确保市场的有序发展,如何保护合同授予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如何加强投诉质疑机制的建设等等,这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为了加快规章和制度的完善,财政部的相关机构正在负责《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研究起草工作,今年9月份有望上报国务院,同时,与《政府采购法》相关配套的,范围涉及货物和服务招标、信息公告、评审专家、集中采购机构考核、采购国货、投诉和质疑等方面的办法,也在草拟中。

    对与《政府采购法》相关的培训工作正在开展,让各级采购部门、供应商和采购机构的工作人员熟悉新的规则,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据悉,由于特殊时期的影响和具有培训能力和经验的机构较少,这个需求缺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人员和机构问题是当务之急,于安认为,由于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如何解决人员、资金、运营和性质上的问题,从《采购法》起草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寻找解决之道。

    据悉,2002年,政府采购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员渐趋充实。目前,全国财政系统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人员有7031人。2002年地市县级已设立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有2260个,比2001年增加668个。

    由此可见,“监管分家”经过进一步推动,可在年内初步实现,同时,各地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构设置,上海、四川等6个地区已成立省级集中采购机构;吉林、山东等地区已形成分离方案,正在落实;厦门、河南、海南、青岛等地区,未成立集中采购机构,逐步把具体采购业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政府采购正在不断地完善,在新的规则下,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需要人们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与之配套的规则和机构等建设,将对政府采购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