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度封杀中国农产品
2010-08-26 15:27:16 来源:商务部
记者王晓东报道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6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代表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相关行业,对日本禁止进口中国禽肉、菠菜等农产品进行了质疑。食土商会会长曹绪岷表示,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封关,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日本有关当局以食品安全为由禁止进口中国农产品的真正目的,是要为中国农产品贸易设置人为障碍。
来自食土商会的资料显示,自2001年以来,日本有关当局年年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制造麻烦。2001年,日本限制中国禽肉、鳗鱼、大葱、香菇、蔺草。2002年,日本对中国输日蔬菜实行技术贸易壁垒。今年,日本又对中国禽肉、菠菜、鳗鱼做起了文章。
“很明显,日本对中国禽肉实行了双重标准。”曹绪岷认为日本对中国禽肉产品有歧视之嫌。此前不久,日本以从中国山东乐港一家企业对日出口的一批鸭肉中查出2例禽流感病毒为由,于5月12日突然宣布停止进口中国所有的禽肉蛋产品。
相比之下,某国发生禽流感后,日本只对该国一个州封关,其它州的产品均被视为安全产品,可正常进入日本市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颁布的动物卫生法典,早已明确规定了区域化的原则。然而,事实证明,日本对不同的国家却在实行不同的标准。
食土商会相关资料显示,根据对会员企业的追踪,今年以来,中国输日产品的产地未发生禽流感疫情,而且对日出口的禽肉在生产过程中和出口前均已接受了严格的检验,也未发现存在疫情的迹象。
今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出口禽肉9.2万吨,其中鸡肉9万吨,鸭肉740吨。日本实施了严格检验,结果只在一批鸭肉中查出2例病毒。对此,曹绪岷指出,“日本凭借此个例判断中国存在禽流感疫情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由于此次封关来势突然,中国肉鸡行业遭受沉重打击。根据日方的禁令,5月12日前所有在途、在港未通关的货物都不能进口。食土商会有关人士估算,现有发往日本的未通关产品约1万吨,所有退货退关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上千万元。而企业停止出口所造成的损失还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同时遭难的还有中国冷冻菠菜。去年8月份,日本曾禁止进口中国冷冻菠菜,经中国政府及两国行业组织的努力抗争,日本今年2月份恢复了进口中国冷冻菠菜,但是开关仅仅3个月,5月20日,日本厚生省又以中国冷冻菠菜查出2例毒死蜱含量超过日本所谓检测标准为由,再次关闭了国门。
在日本政府规定的毒死蜱残留限量标准中,对主要依赖进口的菠菜规定的限量标准是0.01PPM,而对日本本国大量生产、日本国民大量消费的萝卜规定的限量标准却高达3PPM,相差300倍之多。
曹绪岷表示,日本在制定农药残留标准时,对进口冷冻菠菜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也违反了世贸组织有关对进口产品与本国产品实行非歧视性原则的规定,以及有关卫生及植物卫生措施仅在为了保护人类所必须的限度内实施的规定。
据了解,因冷冻菠菜禁令,仅山东生产出口日本冷冻菠菜的企业就遭受了300多万美元的损失,并将影响到今年春菠菜种植,损失会更加严重。
此外,对冷冻菠菜的禁令还殃及其它冷冻蔬菜。由于日本进口商担心禁令范围扩大,也减少了其它冷冻蔬菜的定单。5月20日后,中国其它冷冻蔬菜对日本出口与前相比减少了七成以上。
5月份以来,日本相继对中国禽肉、菠菜采取措施以后,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鳗鱼。日本是中国鳗鱼唯一主销市场,年出口额约6亿美元。
2001年,日本拟对中国鳗鱼的进口量设限,后因中方自主管理而搁浅;2002年,日本又对中国活鳗及冷冻白烧鳗监控查验11项药物残留。今年3月份,日本突然对恩诺沙星实施检查,而且设定极其苛刻的标准。然而,在日本国内的养鳗业,恩诺沙星至今也未列入禁用的抗生素名单,在美国也属于准用药,而且日本厚生省以前也从未检验过该项目。
食土商会副会长张爱华认为,日本对中国鳗鱼苛刻检验,故意设置人为障碍,目的是为了保护日本本国鳗农的利益。
事实上,中国政府及中国企业十分重视产品的卫生安全。近年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及监管、监测。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也建立了整套符合国际标准的卫生安全体系,技术手段和卫生安全措施不断提高。
曹绪岷表示,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潮流。日本限制中国农产品,最终也将损害日本本国产业以及本国国民的利益。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代表40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会员企业,强烈要求日有关当局遵循“贸易自由化”的国际潮流,立即停止对中国输日农产品设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