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五月:北京经济发展依然强劲

2010-08-26 15:30: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4月底、5月初,正当非典以每天新增100多例的势头肆虐北京的时候,人们对北京乃至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一时忧心忡忡。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全民决战,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截至6月10日10时,北京已连续3天实现新增非典病例为零;今年5月份,北京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25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不仅没有下降还增长了4.8%;1至5月累计实现增加值1203.7亿元,增长10.4%。这组数据再次有力地说明,无论来自哪方面的困难和袭扰,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前进的步伐。

  服务业受损 制造业飘红

  受非典影响,北京的旅游、餐饮、饭店等第三产业损失严重。在此情况下,北京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北京工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贡献。今年5月,工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5.3%,1至5月的贡献率也达到42.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1至5月实现工业增加值1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全市重点监测的13个制造行业也全面飘红。去年7月19日,在北京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与会者达成共识:要把现代制造业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扩充首都经济总量的突破口。同月,随着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自动车株式会社签订合资合同,北京确立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格局。今年,北京制造业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即使在非典肆虐最猖獗的4月底5月初,北京现代汽车公司总装车间仍是一片繁忙。4月共有4812辆索纳塔下线,比原计划多生产了500辆;5月索纳塔下线数量首次突破5000辆,达到5050辆。最近,北京市汽车工业更是好戏连台,先是亚洲最大的重型卡车生产基地落成,接着Jeep2500新车下线,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新亮点。继前4个月产销创历史最好水平后,5月份北京汽车工业产销再次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长。

  外商投资热情不减

  一手抗非典、一手抓发展,确保了北京经济的增长势头,也让外商树立了投资信心。尽管非典尚未完全消除,但许多跨国公司还是坚定地把投资方向圈定北京。

  据统计,1至5月全市新批“三资”企业562家,同比增长22.7%;合同外资金额中的外商直接投资达10.8亿美元,增长25.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4亿美元,增长9.5%。

  刚刚过去的5月,共有16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海关注册备案,投资总额达7109.19万美元。其中,北京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和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均如期加大了在京投资力度,在北京抗击非典时期共投资2100万美元。百安居、易初莲花、麦德龙、欧倍德、宜家等10家洋超市在非典期间承诺将按计划如期亮相京城。摩托罗拉公司全球总裁于5月初来华访问,几天前,在北京正式成立了摩托罗拉北亚地区总部。非典没有挡住外商在北京投资的脚步,截至5月底,本市共有8282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海关备案。

  继续保持高增长格局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将4月和5月分别喻为北京经济的“打击期”和“恶化期”,然而非典的肆虐并没有阻挡住北京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两个月北京经济增长率仍达到了9.9%和4.8%。胡鞍钢认为,“北京经济并没有改变它原有的高增长格局。”因为北京经济每一步走得都很坚实,每一步走得都很有力。这不仅让经济学家感到欣慰,也让每一个北京人、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欣慰。6月9日,又传来好消息,签约总金额达19.04亿元、包括著名的德国欧倍德大型建材家居连锁超市和宝莲花园在内的6个重点项目即将落户北京。作为世界知名的建材装饰公司,德国欧倍德此次将与北京共同在南城马连道采购中心区打造一个占地约10公顷的巨型建材超市。据北京市统计,虽然非典共使该市增加值减少了24.1亿元,累计影响经济增速下降达1.8个百分点,但是北京市经济发展大的趋势并没有发生逆转,经过努力,全年经济增长9%的预期目标仍有望达到。(文/闻哲)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