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关注非典之后的政策

2010-08-26 15:30:56    来源:中国工商报

在来华外商投资者眼中,非典疫情过后,政府部门应亟待解决哪些问题?近日,一份名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对非典疫情的评价及在中国投资信心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政府部门一是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完善的疾病控制系统,二是要恢复消费信心,推动经济发展。

  这份分析报告是零点研究集团与《IT经理世界》杂志社合作,针对北京、上海、广州 三地共314家外企的投资代表或其指定的特别代表的电话调查形成的。据其调查,外商企业在对中国投资的信心方面,三地并未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均处于比较有信心的水平,因此更希望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具体而言,外商企业希望能够有一些财政政策出台,如在某些受损行业调整税收政策,向某些特定行业、企业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这两项措施的提及率最高。其次是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援助。提及率较高的还有发放公共卫生国债和刺激特定行业的消费等。

  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企业也不能幸免,8成企业表示受到非典的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多数企业采取一些措施来调整非典时期的运作模式。从行业来看,京沪穗三市外商投资企业中商贸、餐饮、娱乐、旅馆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33.9%的该类企业受到的影响完全是不利的,承认不利影响多一些的企业为51.8%。除此以外,非典对综合服务业的影响也不小,非典疫情对非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影响程度最小,32. 9%的非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没有受非典影响。商贸、餐饮、娱乐、旅馆业这类企业对工作安排的调整也最多,有37. 5%的企业对工作的调整幅度很大。虽然饱受非典之苦,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的信心度却没有因此降低,他们依旧看好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外商期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恢复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近期各级政府部门已经着手制定一系列措施来减缓非典造成的影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据悉,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出的有关文件明确表示,将对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实施适当信贷倾斜。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这些税费减免政策实施范围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的部分行业。北京市商委也表示将举办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引导市民外出就餐,以重振非典受创的北京餐饮市场。

  我国政府已经在启动各种防范预案和经济手段以尽量弥补SARS对中国GDP的影响,但同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从企业角度考虑较少,而应引起政府特别重视的就是就业问题。本次调查显示,因SARS疫情而受影响最大的是商贸、餐饮、娱乐、旅馆行业和综合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尽管其占GDP的比重不高,但其在就业方面所占的比重为3倍于其占GDP的比重。因此后SARS时期如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也是各级政府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