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再谱中国区域经济新蓝图

2006-03-01 09:18:22    

 

26日,中国区域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会议同时发布了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和《长三角蓝皮书》。长三角和珠三角如何在快速发展中迅速转轨,如何继续成为活跃的增长极;京津冀区域将以什么样的战略构思,改变我国区域发展南高北低的不平衡状况,开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是各区域决策者和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需要革命

 

蓝皮书指出,去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虽然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却双双出现大幅滑坡,2005年前3个季度,在全国GDP增长速度同比仅回落0.1%的同时,长三角区域GDP增幅同比回落却达到了2.6个百分点。

 

蓝皮书认为,长三角经济增幅下滑根本原因在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技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三角主要是以制造业基地的区域特征而崛起,且低端制造业仍然占据很大比例,其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所带来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在国家宏观调控、资源约束日益凸显等相关产业环境和区域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制造成本上升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不利影响。

 

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恶劣、能源资源供给难以保障、低成本优势丧失等。而如今长三角适当放慢经济增长有利于其本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思路的调整。

 

因此,蓝皮书认为,长三角应改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京津冀凸显“空吸现象”

 

26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指出,“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

 

蓝皮书指出,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的两个超级大都市,自身的旅游发展速度都很快,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却相差较大。

 

专家分析,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北京对天津和河北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现象,即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相对迟缓,甚至在河北省内还存在着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这些地区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

 

专家指出,长三角经过20年的合作,旅游发展走向了良性循环,而京津冀地区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据统计,2004年京津冀两市一省的生产总值为1.6万亿元,尚不及长三角的一半;2004年长三角地区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是京津冀地区的1.8倍,创造的旅游收入是京津冀地区的3倍。

 

以地区合作终结北京“空吸现象”

 

蓝皮书指出,要解决“环京津贫困带”现象,首先要建立“造血型”和“输血型”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即对向京津输入资源的周边地区不应是简单的财政转移支付等“输血型”补偿,而应是“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围绕京津贫困地区进行发展权补偿。

 

其次,还应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尚处起步阶段,以旅游为例,虽然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已经提出很久,但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京津冀三地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甚至三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尚未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专家认为,“京津冀”区域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如果能从一开始就进行更为先进、合理的战略选择,则会实现较强的后发优势。这一后发优势的基础,首先在于北京创新能力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的发扬,这是“京津冀”依托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其次在于津冀先进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优化发展,这是“京津冀”确立和依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力。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将通过垂直和水平分工与北京形成有效分工协作和竞争,进一步凸现和强化北京的优势,滨海新区从而将发挥天津和“京津冀”新增长极的作用。而河北曹妃甸工业区作为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承接了北京钢铁业的产业转移,既发展了自身,也为优化北京产业结构做出了贡献。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梅松认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应以创新经济、现代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咨询为主,而把制造业让给天津和河北,这样才能凸显京津冀地区经济互补的优势。

 

推进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区域内共同意志

 

随着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被写进各自的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倡议了多年但流于务虚的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都市圈开始变得现实起来。

 

 沪苏浙三地均将长三角一体化写进各自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3省市共同意志。

 

 5年前,浙江省“十五”计划中仅有两处提到“长三角”,如今,浙江省在“十一五”规划中9次提及“长三角”,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浙沪、浙苏主要城市的市场互通、产业互补、设施共建、信息共享、环境共保,加强长三角金融合作。

 

 上海、江苏两地的规划,“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都有专门章节来说明。上海市提出,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协同发展。按照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全面加强与江苏、浙江两省的协作。江苏省在规划中强调,重点推动协调区域内市场竞争规则、形成统一开放的区域共同市场。

 

 京津冀都市圈也成了三地“十一五”规划中的新词。北京市首次把首都的发展放到区域空间中来谋划。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按照国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开发的整体部署,发挥首都科技创新和研发中心集聚优势,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机遇,建立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快京津城际铁路及第二高速通道建设,加强电子信息、汽车、旅游、物流等产业合作。

 

 长期制约这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京津城市定位不清晰问题也得以解决。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明确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北京不再提及“经济中心”,从而结束京津争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历史,为京津冀协调发展提供了前提。

 

 天津市的角色定位开始清晰起来,明确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区域合作开始啃“硬骨头”

 

 去年以来,两大经济区域内的行政区间合作开始突破“省界”,市场要素整合迈开实质步伐。

 

 交通被视为区域一体化的突破口正有规划地推进。新建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和新建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将于2008年建成。此前,去年7月,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开工。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把京津冀连为一体。

 

一直被视为“坚冰”的长三角通信壁垒开始消融。1月18日,沪苏浙三地联通公司同时宣布,“长三角商旅卡”业务正式上市,彻底改变移动通信的区划分割,使长三角地区在国内第一个真正成为通信“自由特区”。此前,长三角企业的物流障碍也被破除。去年11月14日,长三角地区通关一体化改革启动,上海海关与南京海关、杭州海关开展改革试点,来自苏浙的出口货物经上海口岸物流信息统一平台可瞬间完成跨关区通关作业程序。

 

 苏浙沪将建立长三角“环保联盟”作为今年的一个合作重点,目前《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准备工作已经启动。

 

产业资源整合加速。以前各自为政的苏浙沪旅游行业,2005年开始联手亮相国内外旅游交易会,联合组团赴埃及、土耳其、西班牙促销,共推“长三角旅游牌”;所有的旅游景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和一体化,构筑“无障碍旅游区”。在京津冀地区,河北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首钢已开始往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迁移,为河北打造“钢铁强省”注入强大动力。北京一机床铸造车间也迁至河北保定市高碑店,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迁至河北沧州市泊头。

 

 沪苏浙三地还开始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探索。去年年底,三地主要领导齐聚杭州,提出加强科技合作,联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设想。最近,三地在各自的“十一五”规划中,均明确将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为“一体化”,提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长三角整体发展来规划、建设创新体系。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