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触动世界的神经?

2005-07-08 09:31:16    

 

今年前半年,对于汽车产业来讲,“出口”成了最热的一个词汇。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继今年一季度顺差12.67亿美元后,4月份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继续顺差4.41亿美元,使前4个月顺差增至17.08亿美元。可以认为,随着我国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同时,中国汽车在世界市场的“崛起”也将给国内外汽车市场带来一系列的冲击……

 

中国汽车在世界市场找到了突破口

 

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首次出现顺差始于去年第四季度,顺差额为7.42亿美元。而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的提高,汽车商品进出口顺差已然成为一种常态。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93.48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38.20亿美元,同比下降27.31%;出口总额55.28亿美元,同比增长56.81%,实现贸易顺差17.08亿美元。

 

其中累计进口整车3.62万辆,同比下降44.19%;累计进口金额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42.25%。累计出口整车10.1万辆,同比增长近4.1倍,出口创汇3.6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7倍。

 

据了解,目前吉利、哈飞、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经成为出口的主力,而随着吉利、奇瑞等企业在国外建立组装厂,我国汽车出口的数量还将大幅增长。据悉,目前不仅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而且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有了进口我国汽车的想法,在俄罗斯甚至已经掀起了中国汽车热。

 

另外,除了整车,我国发动机、零部件、轮胎及相关产品的前4个月的出口增幅也相当明显,而进口则呈现较快下降。随着《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零部件管理办法》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种趋势更趋明显。因此,整车出口的大幅增长、整车及零部件进口的下降,很可能使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成为一种常态。

其实,在国内汽车市场相对低迷的现阶段,国外市场无疑给国内汽车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世界本来没有路,人走的多了,路就形成了”。在几年前,“中国汽车能够走出国门”这个题目肯定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甚至是笑掉大牙。但是,事情没有什么不可能。中国产品固有的价格优势成为了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最大敲门砖。特别是民营汽车公司更是借助了产品成本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比某些合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突破。

 

中国汽车的出口触动世界的神经

 

在汽车出口热热闹闹的背景下,有三家公司特别显眼。分别是奇瑞、吉利、比亚迪。这三家公司目前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参与者。

 

比亚迪开始进军中级车。从比亚迪汽车传来消息,F3将出口马来西亚。若一切顺利,比亚迪将成为继奇瑞、吉利之后第三个出口马来西亚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与此前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奇瑞QQ及吉利豪情等不同,即将在7月份上市的F3是比亚迪汽车即将推出的一款主打车型,主要面向中端家用轿车市场,定价在10万元左右。此次并非比亚迪汽车首次迈出国门,早在2年前比亚迪汽车就已出口,目前比亚迪已经和九个国家建立了出口的关系,并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叙利亚、埃及等国家建立了销售渠道,网络建设力度还在逐年扩大。目前出口量已从2003年的300辆,扩大到了2004年的1000辆,今年,比亚迪的出口目标是3000辆。据悉原来许多外商认为中国车只是在低端车型上有出口优势。但是比亚迪F3在上海国际车展上的亮相改变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F3在中高端的国际市场上同样有杀伤力。

 

  吉利设厂马来西亚。吉利汽车最早和马来西亚IGC集团就整车项目及CKD项目正式合作签约。根据协议,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IGC集团在马来西亚制造、组装和出口吉利汽车,这是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实现其汽车产品“走遍全世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部分。吉利汽车2006年计划向马来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3万辆成套散件。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是吉利未来的发展战略之一。资料显示,IGC集团于1995年成立,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铝合金制造商,经过9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铝合金出口商,产品行销全球超过70个国家。与奇瑞和比亚迪合作的ALADO公司在其旗下专门从事汽车贸易和销售业务。据IGC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用于CKD项目的投资前期是2亿马币,产能是每年3万台。吉利进口到马来西亚的整车有5款,分别是豪情203A、豪情300、美日203、豪情SRV和吉利皮卡;将在马来西亚进行CKD组装生产的有3款车,分别是CK-1、自由舰、FC-1和LG-1,其中FC-1和LG-1是吉利新研发的车型,届时将全球同步上市。

 

奇瑞布局四大洲。相对于比亚迪和吉利,奇瑞更加雄心勃勃。

 

2001年10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的第一单被奇瑞拿到,第一批风云轿车出口中东;

 

2003年8月,奇瑞开始与伊朗进行第一个CKD合作项目,使中国汽车也能够开始收取技术转让费,目前每个月的产量为1000多台。在中东地区,以黎巴嫩为例,2001年,奇瑞的销量为100辆、2002年达到1000多辆、2004年销售了3000多辆车。

 

2004年11月12日,奇瑞与马来西亚ALADO公司合作,在马来西亚制造、组装、配售和进口代理奇瑞牌轿车,进军整个东盟汽车市场。

 

2004年12月16日,奇瑞与美国梦幻公司达成协议,从2007年开始批量向美国出口汽车,梦幻公司将组织建立250个轿车销售网点,年销售目标为25万辆以上轿车。

 

从三家主要民营汽车公司的海外出口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出口形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其实,当利润被消磨殆尽的时候,面对市场残酷的考验,企业纷纷寻求扩大市场也是理所当然。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产品出口的声音都很响亮。除了奇瑞、吉利等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海外工厂,一汽去年产品出口过万辆。最早进入中国的本田和姗姗来迟的戴-克,都有了将中国作为出口基地的打算。6月24日,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向德国出口了150辆两厢飞度,并计划今年向欧洲出口1万辆,拉开了合资企业大规模汽车出口的序幕。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顾鲁伯在参加今年的上海国际汽车展时就曾语惊四座:“不管是美国大湖区也好,还是德国也好,那里的老牌工业区该注意了:中国的汽车来了!”的确,中国汽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冲击着世界市场的神经!

 

汽车工业的发展更需要务实

 

汽车狂人,李书福曾大放豪言,“温州打火机让全世界打火机厂关门了,我们要像卖温州打火机一样,让吉利车走向全世界。”狂人就是狂人,说话总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理性地看待中国车的出口情况,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多的。现在只能说汽车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是现在离着“红旗插满全球”的地步还很远。

 

上海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上海口岸共出口各类汽车6.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出口价格为1.5亿美元,增长92%。其中,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汽车出口的主力。而出口的目的地,则主要是中东等汽车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地方。

 

除了出口目标地都是跨国汽车巨头“遗忘”的一些落后角落,中国汽车的出口价格同样是低档次的象征。所以,尽管目前几乎所有的出口企业都声称出口利润高于国内,但人们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出口量提速,但利润并没有提高。根据上海口岸提供的数据,今年1至5月份,近2600辆汽车的出口价值为1400余万美元,平均单价约5500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上升10倍,价值上升2倍,平均单价下降约7成。

 

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目前国产汽车仍处于低档、低价层面,而且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中东和南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狭窄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国内厂商的竞争。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劳动力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市场和劳动力因素依然是中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最大的筹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不到发达国家的1/30,不及巴西的1/5,低于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

 

所以,分析员目前担心的问题是,中国汽车会否走上纺织品、鞋的老路,走进量增价跌的怪圈?如何提高国内汽车出口的竞争力,避免在低价占领国外市场的同时,掉入“反倾销”的漩涡是众多热衷汽车出口的制造商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国外一些媒体也在不断关注中国汽车出口现象。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名为《中国汽车将重塑全球汽车业?》的评论中指出,“中国制造商已在电子消费品领域成功运用低成本模式,如果他们能复制这一模式,会促使世界汽车产业将很大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不过,该文章同时指出,尽管中国公司不缺雄心壮志,然而他们在制定进入富裕国家汽车市场的战略时面临一系列障碍。

 

事实上,国内汽车业界人士也毫不回避在走出去时面临的障碍。有关专家更是提醒:除了出口规模小,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低端市场、低档车、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五低格局并未根本改变;营销、服务体系不健全,品牌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偏弱,成本控制及内部管理仍然粗放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而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严格的技术、排放标准时刻考验着仍处襁褓中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可以肯定的是,加快出口步伐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如何让自己走得稳当显然是更加重要和理性的选择。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