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伯南克的“令人惊讶”感到惊讶

2011-02-12 14:36:58    来源:亚太博宇

  伯南克可笑的"令人惊讶"
   隔夜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出席众议院听证会时候表示对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令人惊讶",并从侧面敲击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这种有目的的模糊概念表明,美联储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和美财政部"看法一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的纠缠不会停止,无需理会,但需要策略。加快转变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问题的关键。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隔夜在出席众议院听证会时表示,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会更好。伯南克在响应议员提问时说:"现在发生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令人惊讶,就是他们有通胀问题,而中国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让货币升值,从而减少出口的需求。相反他们让汇率保持不变,而是尝试通过加息来减少内部需求。"
   美国一些官员惯于指责中国的汇率政策,指责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导致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赢得不公平优势,借此施压人民币升值。
   今天中国有关部委再度重申,汇率问题并非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中国无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政府将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反对外界施压人民币升值。而且,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
     人民币升值不是万金油
    输入型通胀来说,本币升值是可以部分降低通胀压力。美联储再度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资金泛滥,而在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很不一致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持续释放货币,美元作为"新兴"套息交易工具横行于各类资产中,全球经济显然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而黄金、铜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却创出新高,这直接传导到中国国内的资源价格和CPI上。这部分用人民币升值做一部分对冲不是不行,但这不是中国目前通胀的全部。目前中国通胀的因素还包括食品,劳动力等价格上涨,短期流动性泛滥等等。
      兔年首次加息的背景
   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2月CPI较上年同期上涨4.6%,虽然脱离了11月创下的28个月高位,但仍是居高不下。从分项数据看,去年12月食品价格环比虽然出现一定的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却在上涨。
  进入2011年,北方旱灾的加剧,进一步加大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美元贬值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也令未来物价走势更加不乐观,而且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并没有降低,大量的流动性可能冲击资产市场价格,为抑制通胀预期央行在春节后再度加息。
   而本次中长期存款基准利率升幅大,意在吸引资金流向定期存款,以压制各种投资需求,另外在前两次加息中未调整的活期存款利率此次上调,但幅度只是象征性的,影响不大。
      短期内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10年至今央行已7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 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已达到19%,中小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达到15.5%。同时央行还将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扩张,意味着若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过度,将会面临更高的法定准备金率。与公开市场业务不同的是,每次上调0.5%法定准备金率,一次性冻结资金约3,50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约束更加有力。
   截至1月24日,我国商业银行1月新增贷款达到1.2万亿元。如果以全年信贷将控制在7万亿~7.5万亿元的目标计算,到目前为止,1月信贷增量已经占到全年比例的16%~17%。
     控制流动性是短期的关键
   数据显示,2010年M2达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M1的余额26.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这两个数据若与美国同比,大体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21倍和2.13倍。而同期我国的GDP总量,大约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数据表明短期国内货币支持经济的效率低下,货币超发明显。因此减缓商业银行放贷速度,合理控制社会融资总量,继续通过数量型工具收紧货币供应量,将成为短期不能不执行的手段。
    面对流动性持续居高不下的状况,中国央行拟编制和公布社会融资总量以及更大口径货币供应量M3、M4。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口径将包括本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股票筹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这一更为宽泛的统计口径,将对流动性进行重新界定。
      中长期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央行严控银行信贷,动用数量型政策工具,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9%的历史高位。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货币主动超发的部分是可控的,而被动超发,特别是外部的货币是不可控的,对冲的方式成本将十分高昂,回收流动性的努力因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而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人民币加速升值、货币连续紧缩等效应累加下,一些利润率薄的企业会很快遭受困境,损害经济复苏的基础。通胀问题短期内可以通过政策紧缩对冲,但中国经济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转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大规模增加有效供给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美国难解对华汇率博弈死结
    在上周五备受期待的汇率政策报告中,美国财政部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缓解。相反,人民币汇率反而可能会成为中美两强纠结的博弈死结。
    金融危机之前,中美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意识形态冲突和贸易争端;金融危机之后,则是贸易争端和地缘冲突彰显。这凸显中美两国实力对比异变的时代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当人民币汇率成为中美两国的博弈死结时,其实是由美国人的心结所致,说白了,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在奥巴马总统本人看来,纠结于这个死结也是基于美国内政的无奈。,这是奥巴马政府任内发表的第四份汇率政策报告了,而每次报告美财政部均称没有发现中国政府操纵货币。这意味着白宫其实很清楚,人民币汇率不是困扰中美两国的"问题",纯粹是美国国会挑起的"主义"--即咬定美国经济不振和高失业率的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基于美国白宫和国会相互制衡的国情,白宫无论出于内政选举的需要还是对华外交博弈的诉求,人民币汇率就成为最有效的外交利器,在对华关系中时而"问题"时而"主义",期冀以此获得外交利益和安抚国内政客和民众。乍看起来,奥巴马政府的人民币汇率游戏玩得似乎已炉火纯青:外交层面,人民币在稳健升值,得到了中国方面的汇改承诺,又获取中方的贸易大单,迟来的"报告"又让中国松了一口气;内政层面,彰显了对华外交成果,舒缓了因朝鲜半岛局势和美国"重返"亚洲而恶化的中美关系。尤其在今次美国经济复苏的最大软肋--失业率,今年1月下降了0.4%,达到9%,达到了2009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在奥巴马第一任期中后期,这至少为他积累了一点争取连任的资本。
    更微妙的是,虽然美国在报告中没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在措辞上比上份报告("低估")严厉许多(所谓"严重低估")。显然,这是白宫在安抚国会内的那些强硬派。尽管如此,美国国会内的许多议员依然不依不饶,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就一口咬定中国操纵汇率显而易见。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马克斯·鲍卡斯则批评奥巴马总统放任中国。可以预料,一些国会议员还会继续在美国国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杯葛白宫。
   随着本月晚些时候G20法国峰会的迫近,美国也正急着想说服一些国家,在人民汇率问题上达成对华压力的共识。本周一,美财长盖特纳将出访巴西,看报道,人民币汇率将是双方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舆论认为,美国在连横合纵,希望在G20峰会上发挥主导权,竭力将与会国家的目光聚焦到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过,与其说美国是对人民币汇率感兴趣,不如说是美国要夺回在G20的领导力。因为在去年秋天的首尔G20峰会上,美国因"量化宽松"政策而成了众矢之的。就此而言,所谓"人民币汇率",说穿了,其实是美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制衡中国影响力的一张外交牌,已经与美国经济无关。
    明了这一点,可想而知,人民币汇率还会一直困扰中美关系。不过,无论是白宫将之作为对华博弈的武器还是国会将其用作制衡白宫的手段,都是利益集团的交锋,但若想滥用人民币汇率对华施压,那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