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体制改革或有大手笔
2007-02-05 09:38:28
今年我国汇改有望多方面出手,多管齐下理顺外汇供求关系。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扩大QFII额度以及QDII对外投资的范围,在外汇市场上推出更多金融衍生品等等,这些旨在缓解高顺差压力,抑制流动性泛滥的举措均可能出台……
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消息称,到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央行同时发布的月度情况表明,2006年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就已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096.26亿美元;2006年11月底达到10387.51亿美元。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从外汇储备数额增长看,1981年底首次达到27亿美元;1990年底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0.9亿美元;1996年底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底跨过2000亿美元的门槛;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外汇储备作为一国财富的积累和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而超过1万亿美元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但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容易引发贸易摩擦。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宏观政策取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建议,今后要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央行表示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在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央行表示,2007年将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特征,弹性幅度不断增大,同时也走出了小幅缓步上扬的趋势。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例,2007年1月16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首度突破7.79关口,达到7.7895∶1。相比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5.88%。
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引发世界关注,同样也关系着中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布局。央行表示,2007年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大外汇政策调整力度。根据部署,央行将加强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管理,严格控制短期外债,支持银行和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汇资源,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投资体系,引导资金有序流出。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改进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机制,增加交易品种,增强国内外汇市场的功能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外汇局招兵买马扩大阵容
在外汇储备余额飞速上升的同时,扩充其经营管理队伍显得迫在眉睫。按照预定日程,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中央外汇业务中心2007年招聘工作已近于收尾。根据此前的招聘公告,今年该中心的员工人数在年底预计达到200人左右。据了解,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与储备管理司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招聘公告称,中央外汇业务中心负责我国目前近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中心以“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投资基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包括经营管理授权体系、投资决策程序、研究分析体系、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清算托管和会计核算体系,以及技术支持体系等等,确保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招聘公告的背后,是不断刷新纪录的外汇储备余额。有专家估计,我国外汇储备可能在2010年达到2万亿美元。
据了解,在外汇储备余额不断攀升的同时,储备管理司的人数和处室近年也保持了相应的增加。早在五年以前,也就是2001年,仅拥有10个处室,70人左右,而到了今年,处室已增加到14个。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负责投资的处室从2001年的2个增加到今年的4个。
外汇局在2001年招聘信息中描述处室职能时称,投资一处主要负责美元政府债券、美元机构债券、美元公司债券的投资;投资二处主要负责欧元政府债券、欧元机构债券和日元债券投资。至于投资三处和投资四处的职能,目前尚没有明确描述。
早在2001年,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就对参加招聘的毕业生称,储备司全司人均管理资产达28亿美元,超过任何一家商业机构人均管理的外汇资产量。而截至今天,据粗略估算,全司人均管理资产已超过50亿美元。
外汇体制改革或有大动作
在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流动性泛滥加剧的宏观背景下,今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或有大动作。据权威人士透露,今年我国汇改有望多方面出手,多管齐下理顺外汇供求关系。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扩大QFII额度以及QDII对外投资的范围,在外汇市场上推出更多金融衍生品等等,这些旨在缓解高顺差压力,抑制流动性泛滥的举措均可能出台。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有关“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的表述,是我国政府在外汇储备运用上,首次提出的明确说法。“积极探索的方式”可能是在中央汇金公司的基础上改组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募集人民币资金,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经营。专家认为,此举有助于从源头上抑制贸易顺差带来的过剩流动性。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增加汇率弹性,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同样是今年汇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分析认为,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的不断加大,央行进一步放宽汇率浮动区间可期。
今年将放宽境外机构投资境内资本市场限制。研究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境外机构的范围,允许其将募集的人民币资金购汇汇出;推进QFII制度的实施,鼓励中长期投资者进入境内资本市场。目前QFII获批额度已达95.45亿美元,距100亿美元上限不足5亿美元,扩大额度已是大势所趋。
扩大对外投资。修订颁布《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大力支持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重要产业的并购。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经营机构等QDII对外投资的范围和规模。
同时,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为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研究推出人民币对外币期权交易和境内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产品,鼓励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市场主体规避风险的需要。
在外汇管理上,将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持汇、用汇限制;严格控制外债过快增长,加强对贸易信贷和外商投资企业资金流入的管理,严格监控上述渠道的异常资金流入;重点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流入及结汇、贸易收结汇真实性、外资流入房地产、个人收结汇、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投资业务和返程投资等专项检查;进行专业货币兑换公司本外币兑换业务试点,方便个人小额外币兑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