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箭在弦上

2007-06-08 09:38:58    

虽然出台已经一年的“国六条”及其后续调控政策“余威”仍在,但在这个春夏交接之时,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全面上火”。目前,楼市交易火爆、房价攀高,政府进一步对房地产采取调控措施在预期之中,而昨日号称“沪上第一豪宅”的汤臣一品被爆涉嫌“捂盘惜售”、“虚拟交易”等不规范行为,可以看作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序幕……

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楼市“全面上火”

虽然出台已经一年的“国六条”及其后续调控政策“余威”仍在,但在这个春夏交接之时,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全面上火”。

北京:新房涨速名列前茅

1月9.9%、2月9.7%、3月9.9%、4月10.7%、今年以来,北京的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就没跳出过全国前四名,并且还呈现出增速加快的苗头。虽然5月的房价情况尚未公布,但市场研究表明,北京上月房地产市场供应有所增加,而房价依然高位运行,有近半数新盘单价超万元。据悉,5月北京共有52个楼盘有新房源入市,均价万元以上占到45.8%;新增供应面积则为120.36万平方米,比4月增长9.4%。

但是,根据6月5日,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5月商品住宅预售登记统计数据显示,相对于4月,5月北京商品住宅预售出现了下降,9116套的住宅月预售量比4月减少了1230套,销售面积减少了21.8万平方米,套数降幅达到11.9%。而根据往年的惯例,5月份的销售量应该高于4月份。

不仅仅是5月销售量出现下跌,北京市今年住宅预售量1月、2月、3月已经出现连续下跌,4月才有所上升,成交套数从3月8574套上升到10346套,按市场惯例,5月应是住宅预售的黄金期,特别是郊区住宅。但今年5月,又出现住宅预售量下跌的现象。

分析认为,房价太高、供应量少是住宅预售量下跌的主要原因。以亦庄开发区为例,亦庄开发区的新建商品房可售房屋只有两个项目,分别为中央公馆和一品·亦庄,且均为现房销售,可售房屋不多。其中,中央公馆均价每平方米7500元左右,以20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为主。另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5月市建委批准的预售许可证为34个,批准的住宅预售套数为8699套,而4月市建委批准的预售许可证为51个,除了房价高,供应量少,而5月19日的第六次加息以及北京推出首批三块限价房用地,让很多购房人持币待购,也是5月预售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上海:开发商囤房加价

二季度以来,特别是刚过去不久的5月,上海楼市的成交量也一步一个台阶地创下了历史新高。在5月的最后一周,上海楼市共成交了6398套商品房(剔除动迁、配套房),成交面积在前一周71.5万平方米的两年来新高上再增加13%,以80.81万平方米的历史最高成交量“收关”。这也使得上海楼市5月成交量达到272.81万平方米,环比4月的206.28万平方米增加了30%。

但实际上,新房供应量的不足加上少数开发商的乘机囤房,给市民制造了‘楼荒’的假象。而那些被囤的楼盘不用多久还是要上市,因此供应局势并没有市民所感受到的那么严重。

深圳:价格“逼空”购房者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新建商品住房交易均价为8830元/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则达到11378元/平方米,而近日来自深圳市土地和房产交易中心的信息表明,5月深圳商品房的成交均价已高达14223元/平方米,环比4月飞涨22.86%。对于承受能力有限的普通购房者来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房价才能稳定下来。

地方调控是新一轮调控的前奏

在全国放房价一片上涨的背景下,5月25日,上海忽然宣布二手房交易个税按买卖差价20%的税率强征,但次日,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发布声明,此消息失实。不过,尽管该消息最终被证实为传言,但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并没有因为“辟谣”而停止。目前,楼市交易火爆、房价攀高,政府进一步对房地产采取调控措施在预期之中。而昨日素有“沪上第一豪宅” 汤臣一品”被暴存在涉嫌“捂盘惜售”、“虚拟交易”等不规范行为,可以说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序幕。

表面上,调控的具体政策尚未落定,但信号实际上已经提前发出——5月15日,国家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月19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随后,发改委的报告指出,今年前4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7.4%。房地产开发资金充足,贷款和利用外资增速较快,银行贷款到位增长24.6%,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36.5%。2007年4月,全国的房价延续上涨势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每逢“六一”期间,国家都会有针对二手房市场的大动作——2005年6月,宣布对两年以内的二手房征收5%的营业税;2006年6月,宣布将两年时限延长到五年。这期间,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九部委新政之严厉,使楼市霎时产生巨大转变。预计,接过去年宏观调控的接力棒,今年调控步伐同样不会例外。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有所行动。4月9日,北京下发《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办法》,此举可视作对年初国土部土地清算政策的进一步细化执行。上海、深圳等地针对开发商和官员勾结问题,展开了专项整顿活动。

6月5日,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宣布,为更好地执行建设部、国土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通知》,将于近期对沪上房地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首批专项检查对象为“汤臣一品”、“嘉和国际大厦”、“经纬城市绿洲”等三个商品房开发项目和广威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并查出这三家在售楼盘都涉嫌“捂盘惜售”、“虚拟交易”等不规范行为……

新一轮国家调控举措已箭在弦上

这些尽管多是“地方调控”,但国家调控房地产业的意图已经显现。从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国家调控房地产的举措已经箭在弦上。此前,全国一些地区便风传二手房交易征收土地增值税、强征20%个税的消息,虽为不实,但加重国家出手进行宏观调控的预期。不过,对于调空的力度,可能以“稳”为主。“强征20%个税”被否定,其中不乏这将导致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震动的因素。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六成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从严征收二手房交易20%税费,对市场影响较大,成交会直线下降;76.47%%的人则表示,如果有购买二手房的计划,听到此消息后,会果断收手,观望一段时间再入市。

适当的税收可以抑制投资过热现象,但是,过分的税收,对买者、卖者以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今后调控的重点应该是增加供应,调节供求平衡关系,从源头上遏制炒房行为,打击炒房者。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