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风险治理收官是结束更起点

2007-09-05 10:01:41    

8月31日,是长达三年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收官之日,这段时间对于参与其间的人士来说,可谓甘苦自知。03年底至04年上半年,以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的问题充分暴露为标志,证券行业多年累积的风险呈现集中爆发状态,证券公司面临行业建立以来第一次行业性危机。三年过去了,股市的温度持续加强,而证券业业已进入常规监管阶段……

三年综治今收官,十九家违规证券公司被关闭

从中国证监会获悉,历时三年的中国证券公司风险治理收官。综合治理期间,全国共清理账户1153万个,31家高风险公司得到平稳处置的同时,监管部门指导其中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截至目前共有19家证券公司因违法、违规行为被责令关闭,7家公司被撤销,4家公司被撤销业务许可,14家公司和9家营业部被暂停业务,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及其责任人被移送公安、司法部门接受调查。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处在实施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爆发,证监会对全行业进行了这次全面整顿和改革。目前券商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账外经营已全部清理或纳入账内反映,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违规资产管理、挪用客户债券和股东占款、超比例持股等长期积累的巨大历史遗留风险在全行业得以化解。

同时,尚福林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将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狠抓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性制度的落实。配合《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的出台,尽快修改或制定配套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要着力强化证券公司日常监管。对行业新动向、新情况,监管系统要密切关注、持续跟踪,及时做出分析判断、主动采取合理的监管措施。

三要大力督促证券公司改善治理与内控。指导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合规管理制度和内部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

四要积极推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改善盈利模式。

五要认真做好风险处置收口工作。协调相关各方共同坚持风险处置工作的统一政策和既定原则,严防后期出现重大反复。
券商监管分类进行,对号入座步入常规

自9月开始,管理层将针对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并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对券商进行分类监管,这种对证券公司对号入座的监管方式在我国尚属首次。据介绍,在此之前,管理层把证券公司进行了规范类、创新类证券公司评审试点,对所有公司实施综合治理。而自9月开始实施分类监管后,将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计分的高低,将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

此外,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也是进行分类监管后的重要目标,即将按照风险管理能力对券商进行分门别类。要求证券公司不仅要有承担和分散现实风险的能力,而且要有承担和控制潜在风险的能力,建立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

实施分类管理的大致内容包括,各证券公司首先通过自评的方式全面梳理各项业务,彻底清查各项业务的风险,然后进行相关的清理工作。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则是通过核查的方式,全面认清证券行业风险业务,建立健全分散、转移和防范行业风险的制度机制,逐步将各证券公司历史形成的问题彻底解决。

分析认为,通过实行分类监管、对号入座的差异化监管方式无疑将引导证券公司找到各自的发展方向。整个证券行业的增资扩股、借壳上市等步伐在近期也呈加快之势。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等公司的增资扩股均进入收尾或完成阶段。借壳上市方面,海通证券、东北证券也已经成功破冰,招商证券的上市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至此,多数市场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券商将迎来市场化重组新时代。

六大主题词盘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券商整治现已收官,这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起点。下阶段要做的是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努力做好以新制度、新机制全面实施为标志的新的常规监管工作。在这里我们谨以六大主题词为线索,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情况作下盘点。

主题词一、创新:券商集团化经营规则年内有望出台

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透露,证监会正在研究大型优质券商进行集团化经营的问题,预计年内会出台相应规则。中信证券(行情论坛)日前披露将成立专业子公司进行直接投资业务,为券商拆分经纪、自营、资管等业务设立专业子公司留下想象空间。综治结束后,只要券商具备条件,准备充足,监管部门一定会支持券商的创新发展。对于“是否具备条件”的认定,比较简单直观的条件是:重大创新是否满足监管要求,比如是否满足第三方存管的进度要求。

主题词二、进展:76家公司全部完成整改事项

证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行业104家证券公司中,中信证券等76家公司全部完成整改;华西证券等3家公司基本完成整改,仅存个别事项正在履行相关手续;银河、西南、大通证券等21家重组、新设类公司已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正履行相关程序、陆续转入常规监管;中金公司等4家公司无整改事项。另外,去年12月,证监会即已部署证券公司整改核查验收工作。目前证券公司各项整改工作基本完成,挪用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债券、集中持股、违规保本保底理财、账外经营等问题全部清理完毕。

主题词三、转变:券业转入常规监管实现九大转变

从2006年9月开始,在抓紧完成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证监会开始逐步转入以新制度、新机制全面实施为标志的新的常规监管阶段,证券公司监管工作开始逐步实现九个方面的转变。包括:一是监管重心从化解老风险向防范新风险转变;二是监管任务从清理整顿为主向规范与发展并举转变;三是监管方式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防范为主转变;四是监管手段从经验判断、定性分析向指标管理、定量监控转变;五是监管机制从行政监管为主向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公司自我约束有机结合转变;六是日常监管职能从会机关直接承担向会机关指导、辖区负责、分工协作转变;七是行业整合和业务创新从行政措施为主向市场化方式转变;八是业务范围和规模从静态式资格管理向动态式与风险资本全面挂钩转变;九是市场退出从集中、强制处置为主向优胜劣汰的常规机制转变。

主题词四、经验:机构部、风险办密切配合

在券商综治过程中,证监会共有机构部、风险办两个部门负责风险券商的处置工作。其中,风险办是综治之初专门从机构部分设出来的临时性机构,专职负责高风险公司的处置和对高风险公司重组的指导。几年来,机构部、风险办的工作配合一直很顺畅,二者的分工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据介绍,只有在机构部监管序列下的证券公司,方可享受常规监管待遇。因此,机构部和风险办两个监管序列本身,也对风险券商整改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主题词五、启示:制度是前提做强是标志

只有具备较为完善的基础性制度,才能切实规范证券公司的行为、防范证券公司的风险。综治的过程说明,完善的基础性制度是有效监管的前提,而监管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券商能否实现做优做强。

主题词六、背景:综治前证券行业风险集中爆发

随着证券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和持续低迷,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以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的问题充分暴露为标志,证券行业多年累积的风险呈现集中爆发状态,证券公司面临行业建立以来第一次行业性危机。据事后摸底核查,当时全行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640亿元,违规资产管理1853亿元,挪用经纪客户债券134亿元,股东占款195亿元;超比例持股99只,账外经营1050亿元;84家公司存在1648亿元流动性缺口,其中34家公司的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证券公司的风险已经严重危及证券市场安全,波及社会稳定,成为制约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情况十分严重。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