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泡沫大涨

2009-12-22 11:53:25    

中国经济近期面对的风险不容忽视,外贸顺差滑坡拖低GDP增长,通胀易造成不稳定并削弱竞争力影响民生,但更为危险的是楼市泡沫,不单可影响经济民生,其突变性及巨大冲击力更易令情况失控。日本、香港及东亚各地都曾有惨痛教训,故中国切勿重蹈覆辙。

■楼市随经济反弹

近年随着经济进入上升期,楼市亦随之升温并出现泡沫,到2007年末开始宏调从紧政策后,泡沫稍为消减,楼价有所下降,而开发投资明显放慢,同比增长只有几个百分点。但到今年中随着经济复苏,楼市状况亦如GDP般出现V型反弹,而且热度更胜从前,其表现在几点:(一)价格大升。自6月起70大中城市楼价已回复同比上升,且升幅渐增,至11月已达5.7%,环比亦有1.2%,均比上月提高不少。但这个平均数字仍属温和,实际上一线城市的较佳楼盘升幅强劲,并屡创天价新高。涨价风且已渐由一线蔓延至二三线城市。此外,现时多种指针均显示楼价已过高,既超出市民负担水平,租金回报率已偏低,也超过美国一般房价水平。有副部级官员亦称买不起房子,而社科院报告则指85%居民买不起。(二)短炒成风。许多企业不务正业,还有各方人士均为图暴利借贷入市,且志在短炒而非长远投资,故让楼房空置。有报道指京沪深等大城市,许多小区空置率高达五成或以上。(三)供应结构失调。为了卖高价及吸引大炒家,开发商专攻高档市场,土地使用因而被扭曲,今年来土地供应大幅上升,但普通住房用地所占面积的比重却下跌,如中小型中低价房用地供应,在头三季更大跌四成多。(四)销量井喷。头八个月商品房销售以面积计升53%,以金额计升近87%。在销售急升带动下,投资及施工大幅加快,11月完成投资金额升约三成,而新开工建造面积更大升一倍多。

■既得利益阻碍调整

总之,中国房地产开发及楼市已出现严重问题,必须及早处理,拖延越久爆煲带来的损失及冲击越大,故应知长痛不如短痛。过去已错失调整机会,现时复发时弊病更深。主要原因不是没有办法,挤压楼市泡沫有很多有效甚至是强力的措施可用,真正问题是当局有没有实施的决心。

楼市涉及业主、银行、开发商及政府本身的多个利益集团,和许多官员的个人私利,因此要推行降温政策并不容易,而且还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是不处理,拖延下去便越难处理。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团越滚越大利益关系越深,令反对整顿的势力及阻力也日大:民众中有更多置业人士、银行有更多按揭信贷,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更多依赖,还有更多企业参与其中,有更多官员从中渔利。因此对整顿前景,实不宜盲目乐观,也表示引爆危机的风险不容低估。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