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傍央企”乱投医须长远考量

2011-04-07 10:32:29    来源:亚太博宇

3月中旬以来,广东省政府招商团来到北京,先后签下249个合同项目,实现了2.539万亿元的巨量投资计划。而其合作方则是71家央企,占全部央企的58%强。这并非个案,2010年年中至今,央企在投资方面突飞猛进,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省份,处处见其声影,其带到各地的投资项目动辄千亿,体量之重引人注目。而早在广东之前,山西、安徽、贵州、云南、福建等省份已打造书记省长带队的豪华招商团,与央企全面接洽,屡屡释放热烈欢迎的讯息。分析认为,相比跨国公司、台资港资企业,央企最有可能、最有实力在短期内完成资源配置,进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央企在城际交通轨道、新能源、航空航天科技等领域的先天优势,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抗风险能力,都值得地方政府吸纳。然而,各省在继续给力民企、保持自身发展特色,还是引入央企抉择面前还没形成统一定论。拿民营经济占比超过65%的广东来说,招民企还是招央企的争论更是白热化,其招商引资背后的瓶颈也已显现出来。但像港口资源开发速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困境、相应采购供应和物流管理平台相对滞后以及琼海、汕头等深水港建设周期远超现有产业规划等问题,基本上都是源于行业产能过剩、产品竞争力差等原因,是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而政府多寄望引入体量巨大的央企,来实现"产能置换",是对央企欠缺深入认知和研究的结果。而在产品研发、技术装备适配等方面,民企不见得会输给央企。总之,地方政府"傍央企"潮头正足的同时,也该考量,央企能不能真的成为他们长远的"救命草"。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