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阶层奢侈消费引发公共资源私有化
2011-07-07 14:41:19 来源:亚太博宇
近日,网上一则《震惊!地震避难公园竟是高尔夫球场》的帖子,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帖子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内竟有高尔夫球场、会所等多家高档消费场所,并附上照片为证。一些媒体也证实,原本规划的是绿地,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建了高尔夫球场和会所。而北京市地震局应急救援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他们只负责业务指导,具体管理归产权单位,也就是说谁建的就归谁管。对此,公园管理方北京市新兴曙光科贸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韩建国承认,将公园内的地面建筑、草地租赁给其他公司经营是公园管理方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笔收入每年大约有1,200万元。韩建国同时表示,公园管理方将不再引进新的经营项目。另有声音称,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是政府探索"以绿养绿"模式的一次尝试。对于网民质疑的声音,其认为的确与当地的居民沟通不够,以后会采取适当形式与居民进行澄清和沟通。事实上,将防灾教育公园变成高尔夫球场的做法,属于违规改变公园用途。防灾教育公园是公益用地,曙光公司利用公益用地获得的收益,属于非法收入,应受到相应处罚。此外,官方"以绿养绿"的说法站不住脚,防灾教育公园应有公益的运营模式。这么长的时间内,公园内的经营性设施越建越多却无人监管,暴露出相关部门的监管漏洞。2010年6月,杭州30多家"富豪私人会所"占据一线湖景被媒体曝光;2011年5月,故宫"建福宫"和颐和园又相继被曝开设私人会所。诸如此类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或网络媒体,让公众对这种公共资源"私有化""专属化"的做法越发深恶痛绝。虽然有关方面搬出了种种"合理合法"的理由,但依然掩盖不了公众对"富人阶层"或"特权阶层"的奢侈消费挤占公共资源产生的深刻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