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坚定运用新思路维护合法贸易利益

2005-06-08 09:56:12    

中国是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加入世贸组织的,纺织品一体化是中国加入WTO后应得的重要权利。但纺织品一体化刚刚4个月,中国纺织品就受到来自美欧的数量限制。面对赤裸裸的双重贸易标准,中国不得不从昔日的“自我约束”转向“自卫反击”。6月4日,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在与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举行会谈中明确指出,纺织品贸易出现问题责任在于美欧,不能归咎于中国。由此看来,中国与欧美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已进入第二回合博弈,中国官方有了解决贸易争端的“新思维”——由传统的“抗议”,升级为“自救”……

 

第二回合纺织品争端实为国家意志下的贸易交锋

 

这是一个几乎从未有过的政府举措。5月30日,履任商务部部长后的薄熙来首次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当前中美和中欧纺织品问题举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薄熙来说,“在中国表示调高纺织品出口关税的善意后,美国和欧盟仍坚持采取设限行动,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对此,“中国自6月1日起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是必然的。”随后,欧盟也做出了强硬回应。欧盟驻华代表团向媒体声称,希望中国在15之内自行限制出口数量,否则欧盟不排除单方面实施数量限制的做法。

 

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在形式上表现如此激烈,北京多位国际经贸问题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中美和中欧纺织品争端问题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回合的博弈。6月1日,北京WTO事务研究咨询中心首席专家程大为博士说,“假如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5月30日讲话为标志的话,现在各方出牌战略将发生变化。”

这是不是意味着纺织品贸易摩擦在升级?最终会导致中美和中欧之间爆发贸易战吗?中美和中欧纺织品贸易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各方态度如此强硬?这是新一轮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还是中国维护自身合法贸易利益的开始?

 

WTO《纺织品服装协议》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但美欧却把最主要和最紧俏的类别保留到最后。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做法非但不符合WTO有关文件的规定,更与纺织品一体化的趋势背道而驰,也违反了美国自己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美国内的一些舆论把中国纺织品视为威胁,这是不客观的,更是站不住脚的。在纺织品贸易中,中国企业所获取的利润是很有限的,更多的好处被美国的进口商、零售商所分享。由于美国自身产业结构的关系,即使中国纺织品全部退出美国市场,美国也会选择从其他国家进口替代产品,无助于美国自身的就业问题。此外,在纺织品问题上,中方也有很大压力,这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涉及到很多低收入者的就业。

 

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几乎没有了让步空间。因此,第二回合纺织品争端必须成为国家意志下的一场贸易交锋。

 

中国在解决贸易争端中果断运用“新思维”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用事实说话”:原来属于配额产品的中国纺织品对欧美的出口,确实增长幅度是大的,对美国的增长幅度是250%,对欧盟的增长幅度是82%。但是,这种增长是正常的。因为它是由过去长期扭曲自由贸易的配额体制转向现在纺织品一体化、转向纺织品的自由化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这和正常贸易过程中某一年、某一个时期、某种产品的突然激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这个情况是可以预见的,经济界的人士对这个问题多年以前就已预料到了。

 

事实上,这并没有给相关国家带来一种突然袭击,它是正常的转换。薄熙来说,“这种增幅在过去取消某些产品配额的时候,也同样出现过这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即使按照‘242’的规则来说,中国有很多因素需要讨论的,不应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没有给中方提供充分的数据,就提起正式的磋商请求,进入设限的程序。”

 

面对对方的“无理”,中方没有采取以前惯用的“抗议”,而是打出一张“新牌”:

 

5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起取消对81项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而此番取消征税,距离上次宣布调高关税仅仅10天。此前,有过两次加征出口关税:第一次是2005年1月1日,第二次是5月20日。薄熙来形象地说:“如果美欧没有高度重视中国加征出口关税措施,仍然采取设限,那我们就相应调整政策,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中方解决摩擦的新打法,特别是崭新的“出牌理念”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人们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多方都给予了“叫好”评价。在外界看来,这似乎是中国解决贸易争端的一个新思维的开始。

 

中美纺织品贸易冲突激烈但并未失控

 

外电尤其感兴趣于中方高层在与美国政府代表的会晤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立场,纷纷使用了“强硬路线”、“强硬反击”等字眼,并评价中国政府现在更多地从维护国内企业和产业工人的利益出发,与美国打交道。

 

6月2日到访的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对他的北京之行定义为“建立联系,联络感情”,向中方反映美方对当前中美贸易纠纷的关注,并转达布什政府希望通过磋商而非立法的方式,解决与中国存在的所有贸易问题的意愿。古铁雷斯2日在北京出席一场由中国美国商会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午餐会,向出席午餐会的200多名来宾表示,两国的纺织品纠纷问题是可以协商的,但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没有什么协商的余地。古铁雷斯还呼吁中国在各级政府都建立一个透明的制度体系,尤其是在政府给予国有企业补贴的问题上要取得进展。他指出,缺乏实际效果只会让美国国内政治体系中那些主张美国退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人更加有恃无恐。中国美国商会的有关人士表示,这反映出美国政府目前在国内受到的压力。

 

对于4日下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古铁雷斯与贸易代表波特曼的会面,外电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强硬”一词。它们罕见地以较多笔墨引用了吴仪的表态,并认为,这是一次中国推行强硬路线的贸易磋商。在会晤中吴仪表示,她赞赏布什总统自去年以来否决了多项不利于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动议和议案,表现出了一名政治家和战略家应有的远见和勇气。但是纺织品问题是事关中国国计民生的重大原则问题,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行动已经对中国的纺织生产造成严重冲击,打击了中国企业和公众对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很显然,吴仪副总理已经注意到2日古铁雷斯对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所持的立场。因此她特别强调指出,美方应该正确评价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已经取得的成绩,少些指责,多些合作与交流。贸易专家说,尽管贸易争吵日益激烈,但是问题并没有失控,而且两国政府正在争取消除分歧。下月初,第十六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将在北京举行,吴仪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贸易代表波特曼将作为共同主席主持该次磋商会议。届时,中美将就纺织品、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贸易逆差等问题进行通盘磋商。即将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委会被外界认为将在加强沟通、化解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确立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迫在眉睫

 

外界分析,美国官员尤其是其商务部长的中国之行,重点应该是希望缓解中美双方的摩擦,至于会谈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或取得多大成效,恐怕不是此次中美高层会晤的主要目的。那么,磋商不成后中国会不会采取相关措施,比如向世贸组织进行上诉?有关世贸问题专家认为,由于美国明确规定其国内法高于国际法,中国如果一味寻求双边解决方案,也许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之中。而上诉至世贸组织,存在一定的胜诉机率,而且这一举动本身,也将有助于改善中国在双边框架下的谈判地位。但还是应该看到,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虽然相对公正,但调查、初裁、终裁等程序相对来说耗时较长,有可能全部程序尚未完成,美欧的设限措施就已经到期,其结果是美欧实现了其目的,而中国却一无所得。因此,确立具有更加务实作用的双边磋商解决方案已是迫在眉睫。

 

观察人士表示,中国与美欧的贸易摩擦才刚刚开始。可以预计,今后随着中国比较优势产业的不断提升,中国的产品将会不断侵犯美欧的传统产业领域,农产品、半导体、家具、电视、汽车、钢铁……贸易摩擦将会一个接着一个出现。解决贸易摩擦,谈判只是重要的第一步。中国目前缺乏的,是一套规范而有效的贸易摩擦和争端解决机制。这种解决机制不仅应该可以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传达,还应该能够确保世贸组织成员各方严格遵守有关规则,把争端限制在贸易领域内,而不是扩大化。贸易纠纷还提醒我们,建立一种出口预警机制也是非常紧迫的工作,要让国内的企业及时迅速地获得包括国际市场需求、贸易伙伴国的政策变化等信息,从而避免中国企业在各种“贸易战”中处于被动应对的地位。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