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叶利钦的人留下了什么?
2007-04-26 09:52:02
叶利钦由于心血管病情加剧导致多器官衰竭,于2007年4月24日下午3时45分在俄中央临床医院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叶利钦走下政坛已经8年,但是对于评价叶利钦这样一个充满矛盾性的人物,8年抑或太短。而他所做的和他所留下的,至今依然在俄罗斯的上空飘荡……
叶利钦时期中俄关系连上三台阶
叶利钦曾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中留下一笔重彩,他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的推动。苏联解体后,俄当时的外交路线主要是向西方一边倒,但从“一边倒”到同时重视东方和西方的“双头鹰”外交格局的转变,是在叶利钦任内形成的,而在其中,叶利钦更对推动中俄关系身体力行。
叶利钦作为中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戈尔巴乔夫访华之后,中俄关系虽然逐渐升温,但是,中俄关系真正步入正常轨道,应该是从叶利钦开始的。
1996年6月,叶利钦总统访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由俄方首先提出的。可以说,叶利钦执政的8年时间,是中俄建交以来,包括前苏联时期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
叶利钦作为第一位访华的俄罗斯国家元首,在叶利钦任总统期间,中俄关系上了三个台阶:1992年12月两国宣布“互相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9月两国间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24日至26日,叶利钦总统再次访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确定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是“平等信任,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政治影响已难左右大局 中俄关系仍将保持良好势头
或许人们注意到,叶利钦去世之时,也正是俄罗斯将面临新的权力组合之际,不但议会选举近在咫尺,明年更将是备受关注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年。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恐怕叶利钦对当前俄政局变动的影响已非常有限。
一方面,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历来就是一代精英一种风格,如果从继承性和断裂性两方面来看,可能前后两位政治领导人的不同风格和施政路线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事实上,“普京时代”不但大幅度改变了叶利钦时期的政治经济走向,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基础和政治精英团队。
另外,即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与叶利钦比较接近的政治团队,现在有些已经沦落海外,那些目前作为自由派尚活跃在俄政治舞台上的人也不成其为主流,因此,即便叶利钦的政治影响仍然存在,但已难左右大局。
而对于中俄关系,叶利钦的去世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从叶利钦时代到普京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势头始终良好。
对中俄改革转型成败的评估
叶利钦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而今天看来,叶利钦主导的俄罗斯“休克疗法”改革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付出的代价比较大,而中国相对来讲是比较成功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同样体制的国家都在做出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决定,采用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式,而结果却不尽相同。现在到了大致上评估的时候了,总的来讲,俄罗斯改革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付出的代价比较大,中国相对来讲是比较成功的,仔细去看,叶利钦那时候的休克疗法的重点一个是放开物价的管制,一步到位。第二是走向私有制,也是一步到位。这两个做法都是一步到位,不是渐进式,所以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出乎意料之外的巨大,所以在数年的经济增长上就出现了很大的衰退,应该说是大伤。
更受人诟病的是,在他们做法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就制造出了一群在这个公有制转换到私有制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寡头和一夜致富的富商,这肯定在政治和经济上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这群经济、政治寡头变成持续影响俄罗斯经济、政治上的大问题。俄罗斯在普京接任后也不得不再重新调整。
1992年那个时候的中国其实处在非常微妙的转变时刻,那时候因为有一两年的经济状况不好的,邓小平终于决定了改革的大方向,先确定做和右之间的基本的立场,就是要警惕右,但是主要是防止左,这个大方向定了以后,就体现在我们大家都清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之上,延续这个大方向了以后,首先争辩的就是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但是有宏观调控中也注意到中国经济虽然已经开放了十几年,但是和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体制改革做得相当的不够,所以93、94年就开始认真的推动所谓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稍后几年推动的社会体制改革。到了目前,我们虽然不能说这些体制改革都已经很完善,应该说中间也犯了一些错误,但是大体上整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就比较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都是有共同背景了,在那一段时间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和做法,现在是到了也许可以大致上评估的时候了,这就是我刚刚所讲的一些转变。
相对讲,现在的中国还有很多的难关要攻克,改革还是继续要推动的,还得继续做下去,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一些配套改革都要深入下去。
叶利钦去世标志着俄与西方蜜月期彻底结束
叶利钦连续两届当选总统,打的是民主牌。叶利钦时代开始于冷战结束时期,不幸的是,这个时期正是俄罗斯走向衰败的时候。普京接替就任总统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普京改打民族牌,最终使俄罗斯迅速重新崛起,超出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展的预期,使西方对普京主导的俄罗斯感到不确定性。
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西方国家表现出忍让的姿态,结果却是西方很多的承诺没有兑现,令俄方感到失望。叶利钦的去世,标志着俄罗斯与西方蜜月期彻底结束,预示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寡头政治将大为减弱。
评价叶利钦,八年抑或太短
在辞去总统职位近8年后,叶利钦病逝。这8年,俄罗斯人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怎样评价他们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而去年年底的民意调查表明,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对他导致苏联解体心怀不满。
他曾是终结苏联者。从他8•19时跳上坦克起,几乎就宣告了苏联的不复存在。当时,在美苏“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对峙下战战兢兢生活了好几十年的人类,似乎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在与西方短暂的蜜月期后,俄罗斯人发现,“他们欺骗了我们”:西方许诺的经济援助没来,北约东扩却已到了自家大门,俄罗斯原有的地缘政治势力范围步步沦丧。俄罗斯人终于明白,没有了“超级大国”,俄罗斯也就失去了大国荣光。而随着普京的俄罗斯逐渐重新采取强势外交,世界也在明白:苏联虽死,但地缘政治未亡。
他也曾被称作“民主派”。当年,他正是打着“民主派”的牌子,退出苏共,并最终一步步瓦解了苏联。而在他的总统任期内,俄罗斯人拥有了受西方认可的自由,俄罗斯人可以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购物、旅行,可以组成自己的政党参与政治游戏。但在自由到来的日子里,俄罗斯却不得不为了面包犯愁。
但他还为俄罗斯人留下了新总统普京以及一部“强总统”的宪法。正是在普京任期内,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声音,随着能源价格的高飞而增强。
在俄罗斯历史上,叶利钦到底是怎样的角色,也许不管是俄罗斯人还是我们都难以给出一个一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