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科齐一意孤行恐将法国拖向深渊

2008-12-03 09:45:13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欧峰会)何时能够举行,取决于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法方何时采取切实措施,为会晤创造必要良好的条件和气氛。”原定于12月初在法国举行的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因法国领导人日前公开高调宣布将于中欧领导人会晤后会见达赖而取消。中方从多次耐心做法方工作,希望法方妥善处理涉藏问题,为中欧领导人会晤创造必要的条件。法方未给予积极的回应,中方不得不推迟中欧领导人会晤……

萨科齐何以一再挑衅?
 
会不会见达赖喇嘛,似乎成了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一块“心病”。北京奥运会之前,萨科齐曾以“西藏问题”作为出席奥运会的条件,后来他还是放弃了会见达赖的决定,以欧盟轮值主席的身份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法关系趋于平静。不过,近日,一则有关萨科齐将于12月在波兰会晤达赖的消息,再次触动了中法两国敏感的神经。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近日在巴黎宣布,他将于12月6日在波兰格但斯克与达赖喇嘛进行会晤。该报称,萨科齐计划于12月上旬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2月6日出席该国纪念波兰前总统瓦文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5周年的仪式。出席仪式的嘉宾中也有达赖喇嘛。近日,萨科齐又接受了法国国际政治杂志社颁发的“政治勇气奖”。他在颁奖大会上说了一番讨好达赖的话。他说,达赖喇嘛是一个“高尚而且值得尊重的人”,西藏人也应该拥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为什么萨科齐改变姿态,又提出会见达赖呢?我们认为,萨科齐对中法关系的处理,包括在达赖问题上,有3个因素左右着他的思维。

第一个因素就是萨科齐本人的想法。萨科齐对中国缺乏真正深入的了解,在西藏问题上,他的思维比较混乱,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些相互矛盾的表达,在行动上也是左右摇摆。萨科齐目前面临的国内政治局势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面临的局势十分相似,换句话说,他面临的国内压力和影响比较大。法德的两位前任领导人,无论是施罗德还是希拉克,他们在对华关系上都能够不顾国内政治压力,始终奉行比较稳定的外交路线,但是到了默克尔和萨科齐上台后,德中关系和法中关系都一度出现了波折。包括英国在内,“新三驾马车”在对华关系上经常摇摆不定。

“新三驾马车”与“旧三驾马车”除了在对华关系的理解和战略高度的把握上有所不同外,他们在内政上面临的压力也不尽相同。法德英三国新领导人背负的内政包袱比较沉重。国内各派的政治斗争往往会通过外交形式转嫁出去,因此从2006年开始,中欧关系出现了很多变数,西藏问题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

“萨式”行为震惊欧洲

萨科齐对华,向来都是耍两面手法,北京奥运时他虽然参加了开幕式,但又派其漂亮老婆会见达赖。这次又是同出一辙,先大谈中欧经贸合作,转头又准备在波兰会见达赖,干涉中国内政。有文章说,“西方政客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选票,而选票又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中国应对法国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取消和中止那些尚在进行、或者还没进行的商务合同”。尽管如此,欧洲对于中法关系紧张而造成的忧虑正在蔓延。英国《卫报》11月27日的报道称,中国取消峰会“惊倒了欧洲领导人”。报道认为,中国此举对萨科齐是一个打击,萨科齐正试图将自己雕琢成一个“世界领导人”和“危机经理”,“这次取消意味着中欧间11年来每年一度的峰会第一次无法举行”。《金融时报》则称,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对中法关系的“倒退”感到心烦,因为这会让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感到寒意”,而就在不久之前欧盟刚刚与俄罗斯因格鲁吉亚问题而闹僵。并称,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也是欧盟第一大进口国。

法国取消中欧经济峰会的举动也招致了欧洲经济界的批评。欧盟委员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接受法国Canal+电视频道访问时说:“这真是令人感到惋惜,因为中国是欧盟的基本伙伴,欧盟也是中国的基本伙伴。”阿尔穆尼亚原本也会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而专门报道欧盟政策立场与新闻的Euractiv网站27日则用“北京取消中欧峰会,布鲁塞尔晕倒”的标题总结了欧洲的震惊。

原形毕露乃“大笨蛋”

随着有关改革金融体系的博弈告一段落,异常高调的萨科奇的浪漫幻想停留在梦中。在这次高喊改革的大国中,欧盟、俄罗斯的态度最为积极,而影响力巨大的中国却并没有实质性地去帮助欧盟实现自己的梦。梦想破碎的萨科奇马上宣布要会见达赖,是不是寻求心理慰藉呢?中国的不合作肯定让欧盟很不爽,但是萨科奇拿会晤达赖泄愤的手法,将那个G20峰会前指点江山的萨科奇彻底打回原形。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欧盟的发展需要中国,特别是在经济困难的时期。也许萨科奇认为会见达赖不会引起中国太大的反弹,但是面对达赖这种分裂分子,中国是不会手软的。如果身为欧盟轮值主席的法国,作为中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法国,作出这样的动作而中国轻描淡写的话,则更会助长西藏分裂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中国必须要作出适当反应,建起防火墙,让观望者看清态度,认清形势。推迟中欧峰会的做法,反应适当。法国是欧盟轮值主席国,从欧盟层面下手,既合情合理,又可以借欧盟其他国家来施压法国,从欧盟内部分化。中欧峰会举办了10届,从未出现推迟的情况,中国的举动可以说是“强烈反应”,不会给人一种口硬手软的错觉。中国作出反应之后,又传出推迟了与空客就完成采购150架飞机而预订的谈判的消息。虽然空客表示并无推迟迹象,但这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年初法国因拉萨事件和火炬传递引起中国强烈不满之时,据说中国在经济上采取了通知旅行社取消法国游、拖延法国企业的投资申请等反制措施。这次中国推迟中欧峰会,只是头炮,倘若法方没有认清责任和事态的严重性,中国定然会有后续动作。空客的消息也许只是放风。在金融危机不知尽头,欧盟陷入衰退的时候,就算法国经济依旧坚挺,但是欧盟其他国家也不希望失掉中国的经济利益。

就在中国表示推迟中欧峰会之后,法国总统府也回应称萨科奇不会因此而取消与达赖的会晤,看似强硬。其实,法国当然不会说取消会晤,如果这样,那也太没面子了。也许法国会在具体的会谈上做文章,让中欧双方都下得了台。法国近来罢工不断,萨科奇的做法在国内也有反对的声音。有网民抱怨:一个收美国中情局金钱的宗教人士使欧洲失去了与经济大国的会谈。金融危机只是转移了注意力,法国国内的问题依然棘手,特别是金融危机下,如果因为萨科奇的举动而使法国、欧洲的利益受损的话,萨科奇也要准备拜拜了。

本来,前段时间的救市,各国的协作让人看到了世界领导力量的合力,萨科齐独行独断,会见一个并非和平人士的分裂份子,显然让这个“合力”蒙上了阴影,更让中国人看到了在危难之下作为“老朋友”的表现。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使中国人没有看到法国方面的诚意和换位思考的勇气。萨科齐,并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在需要合作的时候,以试图伤害他国情感来获取“世界领袖”的头衔也不显得那么高明。

当然,从他的表现来看,萨科齐可不是“世界领袖”,反而更像是个大笨蛋。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