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倒,百姓吃饱

2011-10-17 10:24:11    来源:亚太博宇

中国目前的改革必须走自上而下调整的模式,而为了维持这种改革模式既要自高层开始贯彻,又要符合百姓的利益,就必须靠德治来弥补利益分配的固有缺陷。贪污腐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大的成本损耗,如果其得到根本治理,经济上的反馈足以让国人都吃饱吃好……

百姓挨饿拖累经济发展

"早餐:不吃;午餐:米饭或玉米糊,盐水黄豆;晚餐:米饭或玉米糊,盐水黄豆。"这不是一份减肥食谱,而是西部某贫困地区孩子们日常的饮食。长期无肉无蛋无菜的饮食可能造成的营养不良,将产生这样的后果:人均身高降低3~4厘米,智商降低10~15分,最终劳动力损失2%~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透露:"目前,我国0~14岁儿童有2.9亿,贫困儿童1500万,贫困地区儿童生长速度较慢,与世卫组织标准相比:低体重率达12%~36%,生长迟缓率是城市儿童的6倍,维生素A缺乏率是城市儿童的4倍。"

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2010年,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91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109元,两者之比是1:3.228。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消除贫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生产力损失分别是生长迟缓166亿、缺碘198亿、成人贫血658亿、儿童贫血2599亿,四项合计3621亿元。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90380亿元计算,该损失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01%。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亿元,照此计算,当年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6088亿元。

然而,这看似天文数字的经济损失,如果与近年来查明的官员贪腐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贪污腐败资金的损失预计

改革20年来"以权变钱"的数量,包括农业资本,商业资本(内外贸提成),生产资料双轨制,汇率双轨制,股票上市和司法腐败等,大约30万亿人民币。 1998年以后腐败升级,加入了国有企业改革和房地产两大项, 7年以来应该不下于15万亿人民币。根据政府部门公布的查处情况,概括为10类系统性腐败经济损失,指不同政府机构或公共机构任意滥用本系统的公共权力,为本系统人群谋取私利,形成的经济损失,仅1999-2001年期间,这一损失平均每年占GDP的14.5%。1998年包括:官员贪污、贿赂、挪用公款 20亿;走私 800亿;.垄断行业,电力50亿;医药100亿;税收流失100亿;公共支出腐败损失1000亿,包括财政、金融、粮食和垄断行业;.公共投资中腐败损失60亿人民币;.国有企业私有化,逃废银行贷款本息600亿人民币;公共机构乱收费 100亿;金融诈骗100亿人民币。总计3000亿人民币。这只是查处出来的部分,如果查处率是30%,那么实际腐败金额就是10000亿人民币。1998----2005年8年,共80000亿人民币。

如果把个人实际控制,在公家名义下报销的奢侈性消费也计入,曾经估计1998年黄色收入,地下交易大约5000亿人民币,其中用公款报销者约3000亿人民币,10年就是40000亿人民币。加上越演越烈的评比风,学术教育医疗和媒体腐败,总体估计改革30年以来,腐败资金规模不下于 60万亿人民币。

以湖南为例,过去三年湖南高速公路每年投资额度都在600亿元以上。如果严格按照招投标规则进行,湖南在高速公路建设上其实每年可以节约100亿元。这都被非法资金所瓜分了。自1997年以来就有新疆、四川、广东、湖南、江苏、北京、河南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余位交通厅(局)长相继落马。

贪腐对中国经济的再破坏

2005年中国GDP总量是17万亿人民币,经济增长部分是 1.6万亿人民币。腐败资金规模,按照GDP 的20% 计算,应该是34000亿人民币,为当年经济增长部分的两倍。积累起来的腐败资金有多少?总量60万亿人民币,扣除外逃的4000亿美圆,34000亿人民币,再扣除已经消费掉的部分,假设为 1/5,剩下35万亿左右,以存款,股票,房地产,企业持股和黄金珠宝等形式存放于国内。我国居民存款是14万亿,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才2万多亿,假设其中有一半是腐败资金,8万亿为黄金珠宝,剩下20万亿在房地产和企业股份当中,也是惊人的数字。

这笔腐败资金,逃避外汇管制,大约每年向境外转移 300亿多美元,10年4000亿美元。这就是所谓资本外逃。外逃指违法违规向境外转移非法所得,包括走私,贩毒,洗钱,逃骗税,逃骗汇,2000年国家查处的数额为300亿美元。可以说,由于外汇管制的存在,90%的腐败资金还没有逃出去。而逃出去的腐败资金,又有一部分以外资身份流回国内,这就是洗钱以后的再投资,这就是国内腐败资金与国际投机资本的融合与总循环。

一边是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国内又有大量资本外逃。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这个口袋进,那个口袋出"的尴尬处境做了一项专题调查,他们估计1997至1999年外逃资金规模约为100亿美元,但权威分析认为应该是约530亿美元(约44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177亿美元,每年外逃数额占GDP比重的2%。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近年来以各种方式非法转移至国外的资金分别为:1997年总金额为364亿美元;1998年386亿美元;1999年283亿美元。经济专家樊纲更认为,2000年中国资本外逃已达480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外商对华投资的407亿美元。尽管如此,海外人士仍然认为这个数字太保守。因为资金通过香港进入美国、加拿大等国易如反掌。

目前所揭露和惩罚官员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只是中国日益猖獗腐败的"九牛一毛"。现阶段中国腐败类型分为四种: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行性腐败;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初步估计,在90年代后半期,仅以上四种腐败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GDP 比重的13.2-16.8%之间,其中各类税收流失额最大,依次是国有经济投资和财政支出流失,垄断行业租金,非法经济"黑色收入"。腐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它不会创造新的社会财富,只是将大量社会财富从广大消费者转移到少数垄断生产者,将大量的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国有资产、公共资源转移到特殊利益集团及其利益相关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产生巨大危害,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构成巨大隐患。

治理腐败德治为先的意义

温家宝曾指出,产生官员腐败的深层次原因,是权力过于集中又得不到有效约束,关键是有些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制度落实得不好。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制度很重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更为重要。从国内来看,经过近二十年的法制建设,在改变"人治"状态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和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还存在相当多的不良甚至犯罪现象,作为对这些现象的重要制约力量,道德的建设和加强是非常必要的。

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在抑制犯罪方面,道德治"本",法律治"标",法律能惩"贪",道德能养"廉"。中国社会一向来崇尚权威,热衷于"上行下效",老子就认为,帝王躬行道德,天下人民就会服从领导,就会永远拥有国家江山社稷;诸侯大臣躬行道德,他的人民百姓就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不会因人民的反对而丢掉自己的官职爵位;人民百姓躬行道德,就能保全自身,不失去亲人。强大的人躬行道德,不需战斗就能克敌制胜;弱小的人躬行道德,不去争斗也会得到好处;依据道德的准则去行事,就会获得成功和幸福。君和臣都躬行道德,君臣就会仁爱宽厚、忠贞不渝;父和子都躬行道德,就会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人民百姓躬行道德,就会亲密相爱、和谐一家。

中国需要政治改革,但中国更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时局动荡,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这就决定了中国目前的改革必须走自上而下调整的模式,而为了维持这种改革模式既要自高层开始贯彻,又要符合百姓的利益,就必须靠德治来弥补利益分配的固有缺陷。就如同前端的数据显示,贪污腐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大的成本损耗,如果其得到根本治理,经济上的反馈足以让国人都吃饱吃好。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