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GDP主义实质是场制度资本的革命

2011-01-18 11:38:07    来源:亚太博宇

"十二五"开局。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政府的首要目标是要做到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未来五年国内生产总值涨幅目标为12.5%左右,低于近年来的增速(2010年为18%)。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在"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以上,并计划把工作重心放在建设"幸福广东"。但事实上,在地方"十二五"规划中,GDP高烧的状况还在持续。在全国31个省市区,除青海外,其余各地均已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其中,黑龙江、广西、贵州、河南、江西、安徽、山西、福建、云南均提出了GDP总量甚至人均GDP五年翻番的目标。GDP目标是地方政府设定的成绩单,只要GDP增速在考核指标体系中未被弱化,地方做大GDP的冲动就没理由缓解。我们认为,GDP是一块真正的牛皮糖,没有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的实质改变,它就一直牢牢粘在地方政府的心上。政绩考核体系考核什么、如何考核,依然是个大问题。广东、重庆只有将"民生幸福"纳入易操作的政绩考核体系,才有可能取代GDP的位置。抛弃GDP中心主义,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自然转型,也不意味解决民生问题就没有新的问题。广东、重庆率先提出抛弃GDP崇拜的省市,未来显然还需要引入更多制度创新的变量。当前,深层的经济变革已经刀刀见血,已远非单纯的经济改革意义本身。而是需要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扶持。我们的时代面临的不是经济方面的挑战,而是制度和政治方面的挑战。一国竞争力的大小不再由自然"禀赋"等先天条件所决定,和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本甚或金钱、技术资本相比,制度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更重要决定因素。预算公开制度、廉洁高效低成本的政府系统、昌明的法治,恐怕都是幸福民生的支撑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