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以有色眼镜看待中小企业倒闭浪潮

2011-07-26 14:06:15    来源:亚太博宇


中小企业正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先是中小企业云集的制造业重镇广东东莞接连出现的几起玩具企业恶性倒闭事件,然后是全国工商联对17个省、市中小企业的调研摸底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生存非常艰难,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尤值得玩味的是,东莞副市长对"东莞面临第二次企业倒闭潮"传言的回应却是,"企业并没有大面积倒闭"。就对上述几条消息,受众的反应往往是愤怒。除了对官员的愤怒,间或也会有对中小企业的同情。毕竟,"中小企业"相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总有弱势和温情的特征,容易让人陡生怜爱。但这未必是全部真相。因为市场经济天然具有丛林特质,优胜劣汰应被正视。如果舆论对中小企业的偏爱被有意无意地引导,乃至变形为呼吁政府保护或政策倾斜,则可能虽曰爱之,实尤害之。首先,中小企业这一群体本身就存在高淘汰率的特征。同时,这些中小企业所参与的行业,往往竞争激烈,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失败的概率;其次,产业转型迟缓、结构调整滞后是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在近期纷纷倒闭的根本原因;第三,资金紧缩是导致有关中小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唯今之计,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群体而言,持续抱怨、高声呼救并非靠谱选项。人不自弃,天不弃之。分析以为,两条路径或有助于中小企业走出当前困境:一是积极推动转型,转型不仅包含转行一途,还可包括在设计、技术、品牌等环节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适度转向内需,通过适应国内市场的交易模式,规避外需疲软和汇率波动等风险。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大而全之外,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富,同样可以做到很好很强大。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